微信状态显示疲惫时,身体发出的休息警报:四种迹象提醒你立刻暂停休息!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提起干劲,却感觉到身心疲惫,仿佛身体被抽空,精神也萎靡不振。想要振作起来,努力奋斗,却总感到力不从心。
这种疲惫的状态并不意味着你意志薄弱或天生懒惰,而是你的身体正在经历一种隐性疲劳。就像手机的“电量条”逐渐耗尽,你的身体能量也在逐渐消耗。
隐性疲劳是一种难以察觉的疲劳状态。当你长时间处于高消耗、低补充的状态时,身体会逐渐失去“不疲劳”的感觉。这种疲劳感的阈值会逐渐升高,甚至可能让你误以为自己仍然充满活力。
例如,在熬夜加班后,你可能会选择喝咖啡或奶茶来提神。这些高糖高脂的刺激物质虽然能暂时提高大脑兴奋度,让你感觉精神焕发,但实际上这只是掩盖了身体的疲劳警告。它们使你的大脑对疲劳变得迟钝,甚至产生认知偏差。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隐性疲劳状态呢?当你感到大脑反应迟缓、思考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时,可能已经进入了隐性疲劳状态。脑雾可能是隐性疲劳的一种表现。如果你经常感到烦躁不安、容易厌倦,这也是隐性疲劳的一个信号。如果你在日间活动中途经常感到困倦、半夜醒来,或者出现口臭、体臭、皮肤问题等,都可能是隐性疲劳的表现。
如何应对隐性疲劳呢?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是恢复元气、高效充能的重要方式。要降低“耗能”,保持放松感。在长时间的工作或学习后,要适当地休息,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的恢复。
真正的放松并不是指逃避工作或责任,而是做一些低信息输入、低精力消耗的事情,如散步、听音乐、阅读等。当感到厌倦时,不要过于紧张,及时转移注意力、调整心情。
隐性疲劳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健康问题。我们要学会倾听身体的警告信号,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疲劳,避免过度疲劳带来的健康威胁。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本文作者是一位二级心理咨询师,文章的内容源于新闻微信公众号及科普的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