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晒干了放水里还能活吗
广西右江畔,众多“肥硕”的鱼群在岸边游弋,看似轻易就能捕获。
这些鱼并非想象中的普通鱼类,而是野生环境中罕见的存在——清道夫鱼。这种鱼因其独特的生态习性,被沿岸的居民称为“强盗鱼”。
这些清道夫从何而来?据当地的钓鱼爱好者介绍,最初是有人将其放生到河流中的。起初数量并不多,但仅仅两年的时间,它们便在这河道中繁衍生息,成为河中的霸主。如今,这条河道几乎成了清道夫的天下。
当地钓鱼人对这种“垃圾鱼”深恶痛绝。一位经常到右江边钓鱼的广西钓鱼爱好者隆师傅气愤地说:“经常有人放生这些清道夫,听说之前就有人往河里倒这个东西的,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尽管清道夫的生存能力强大,但在以前,河中的大型掠食鱼如鱤鱼、鲶鱼等,以及水族如水獭等,都有能力捕食清道夫。然而现在,这些大型掠食鱼要么已经消失,要么数量极少藏匿于大江大河深处。清道夫的存在往往没有天敌,反而会对本土的野生鱼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它们不仅抢夺本土鱼类的生存空间,还会鱼卵和虾蟹的卵,危害巨大。
那么能否通过人工方式清除河道里的清道夫呢?实际上,一些市民和钓鱼爱好者已经积极参与到捕捞清道夫的行列中。他们在河边捕捞后,将清道夫丢在岸上晒死或掩埋。由于清道夫的生命力极强,即使在岸上也能生存很久,这种“人工捕杀”的方式对于遏制清道夫种群蔓延来说,效果并不明显。至于大规模的人工捕捞,虽然曾经尝试过,但效果同样不理想。大规模的河道拉网、捕捞会对其他江河水族造成巨大影响,反而得不偿失。
对于清道夫这种没有天敌、生态危害巨大的外来物种,人们对其痛恨和厌弃之情溢于言表。与其费尽心思去治理它们,预防才是关键。我们需要再次强调,千万不要放生清道夫到自然水域中。每一条被放生的清道夫都可能带来无数江河水族的消失。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守护这片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