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膜模型的基本要点


关于生鲜气调包装与残氧仪的应用

残氧仪主要用于测量生鲜气调包装内顶空气体中的残余氧气浓度。气调包装技术通过调整包装内的气体比例(如氮气、二氧化碳等)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而精准的残氧量检测则是保障这一技术效果的关键环节。济南中科电子研发的HGT-01H顶空残氧分析仪,行业需求,为用户提供了稳定、便捷的检测体验。

以下是该设备的操作流程:

一、仪器与样品准备

1. 仪器检查:确保设备电量充足,开机后进行预热。使用标准气体对设备进行零点和量程的校准,误差需控制在0.2%以内。

2. 样品选取:选择密封完好的生鲜气调包装,如肉类、果蔬等,并让其静置至少30分钟,以确保内部气体分布均匀。

二、检测步骤详解

1. 穿刺取样:使用专用针头倾斜45角刺入包装顶部(避开液体或固体区域),抽取适量的顶空气体。操作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油污或杂质堵塞传感器。

2. 数据读取:将抽取的气体注入仪器采样口,等待约10秒,仪器将显示氧气浓度。为提高准确性,建议对同一包装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三、结果判断与优化

1. 标准参照:生鲜气调包装的残氧量通常应低于0.5%。具体的标准可根据产品的特性进行调整。

2. 工艺改进:通过动态监测充氮后不同时间点的残氧量,可以优化充氮时长。通过仪器记录多批次数据,建立残氧量与保质期的关联模型,以实现更精准的控制。

四、设备维护与注意事项

1. 定期清洁传感器透气膜,防止积尘影响检测精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约为2年,到期需及时更换。

2. 在低温或高湿环境下(如冷藏库),建议将仪器预热至20℃以上,或选择使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型号。

通过济南中科电子HGT-01H顶空残氧分析仪的科学检测,企业能够提升生鲜气调包装的密封性能,从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新鲜、安全的生鲜食品。该设备的设计贴合了行业需求,为用户带来了便捷、高效的检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