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乙醇溶液的密度
很多人都有一种习惯,就是将矿泉水瓶、饮料瓶洗净后用来储存其他物品,比如调料、粮食等。这种看似环保节约的行为,实际上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风险。
一、为何不推荐重复使用饮料瓶和矿泉水瓶?
常见的饮料瓶、矿泉水瓶等一次性包装,大多是由PET材质,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这种材料具有稳定、轻便、无异味等特点,可直接用于食品包装,是应用最广的饮料包装材料之一。在符合标准、存放条件和周期的情况下,PET塑料品中的有害物质迁移量都低于标准量,不会给带来健康风险。如果人们重复使用或更换盛放物品、在不适当的条件下存放,原本安全的塑料瓶可能会变得不安全。
二、使用塑料瓶迁移出的有害物质对的伤害有多大?
使用饮料瓶、矿泉水瓶等PET塑料瓶时,可能会迁出的有害物质主要有两种:金属催化剂锑和其他有机物。锑具有生物毒性,可通过皮肤、消化道等路径进入,对皮肤、心脏、肝脏、肾脏等或器官造成损害。长期慢性摄入小剂量的锑,会给各器官、各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伤。而其他有机物,如塑化剂,可能会扰乱的内系统,提高癌症风险,给健康带来潜在隐患。
三、如何正确使用塑料制品?
除了常见的饮料瓶和矿泉水瓶,我们还会购买一些塑料储存罐来盛装食物。不同的塑料在盛装食品时,有不同的注意事项。例如,HDPE高密度聚乙烯可承受高温,但长期使用会释放有害物质;PVC聚氯乙烯分为硬性和软性两种,不适合高温加热;LDPE低密度聚乙烯可承受一定的高温,但超过一定温度会析出有害物质;PP聚丙烯可制作微波炉餐盒、奶瓶等耐高温制品;PS聚苯乙烯耐热性差,不建议盛装高温食物和重复使用;而PC等未列出的树脂及混合料也需要避免盛装高热食物,有裂纹或破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为了我们的健康,应该正确使用塑料制品,避免重复使用饮料瓶和矿泉水瓶来盛装食品,以免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购买塑料储存罐时,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材质和正确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