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氮气的目的总结
开篇便有人谈论着少用化肥也能实现作物的高产,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如何节约氮肥以及如何推广等热议话题。对于这些问题,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马国辉先生向我们解释了他在水稻节氮降污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谈到如何节约氮肥,马国辉从三个方向为我们解答。从2002年开始,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在湖南的浏阳、醴陵等十多个县市进行了水稻节氮高产栽培的尝试。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三个方面:基因挖潜、应用先进的施肥技术和技术物化以提高氮肥利用率。通过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基因挖潜方面,他们选育水稻品种时不仅考虑产量,还注重氮肥农学生产效率和生态适应性,从而筛选出高产、生态适应性强且氮肥利用率高的优良品种。在先进的施肥技术方面,他们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如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技术和节氮栽培技术,这些都能显著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而技术物化则是将诸如平衡施肥技术、提高氮肥利用率等技术转化为物化产品,如缓控释肥和高效复合肥等,这些都是今后节氮高产栽培的重要基础。
至于如何推广这项技术,马国辉强调建立杂交水稻高产高效产业技术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共建平台,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创收和农民的增效,推动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已经在多个省份展开推广工作,但仍面临着农民科学素质偏低、专家对品种培育重视不足以及中试阶段被忽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