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量过导致什么
为了强身健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饭后出门进行各类健身活动,其中跳广场舞尤为受欢迎。在当前特殊时期,性活动不太适合举行了。于是,叔叔阿姨们便转而投入到“宅家舞”的行列中。即便一个人对着视频独舞显得有些单调,也不妨试试视频连线,来一场“远程广场舞”吧!
广场舞,现在宅家也能舞
广场舞融合了健身与形体舞蹈,搭配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口号是“全场动作必须跟着我整齐划一”!这项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动作简单,让参与者可以在家中轻松起舞。
跳舞的好处多种多样:能增强体力,提高身体素质;缓解压力,消除疲劳,增进交往,提高社会融入感,调节心情;还能控制体重,塑造完形。运动也要讲究科学方法,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那么,您跳对了吗?
饭后立即跳舞是不明智的选择,因为这会增加胃的负担,长期如此可能引发胃病。跳舞前半小时不宜吃大量食物,也不能空腹跳舞。在跳舞前,充分的热身和跳舞后的放松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压腿、压跟键、压肩膀等简单的弹跳拉伸动作只需5~10分钟即可。
跳舞时,应穿着宽松、吸汗的全棉衣裤,确保四肢气血畅通,同时选择柔软合脚的运动鞋或专业的舞蹈鞋。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要量力而行,避免突然大幅度的转脖、转腰、转髋、下腰等动作,以防跌倒或关节、肌肉损伤。如出现不适感,应立即停止活动。
跳舞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中老年人跳广场舞应以1小时为限。体力有限的中老年人,过长时间的跳舞容易造成疲惫、腰酸背痛等身体不适。
有些人在运动时需要特别慎重。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后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关节、韧带有损伤的患者。这些人群在选择运动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适度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也要注意避免一些误区和禁区。只有真正做到科动和锻炼,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意外。
本文摘自公众号:健康之友。作者:李娜 张建华 舞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