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手漂亮的字的好处
昨日读一文,该文主张,若欲写佳作,须得深谙“删”之精髓。对于篇幅较长的复杂句子,应删繁就简,去除所有冗余之“枝叶”,只保留核心之“主干”。此观点,我有所异议。
写作非制应用文体,如请假条、通知书或介绍信等,往往融合了文学与文章的特性。
短句有其独特的表达优势。其结构简洁明了,句式活泼灵动,简洁明快。其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短句有助于提升文章的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种表达方式符合现代快节奏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在网络文章中,短句更能有效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如:“想送你回家的人,东南西北都顺路;愿陪你吃饭的人,酸甜苦辣都爱吃;想见你的人,千山万水都能赶来。”
长句亦有其独特的魅力。长句结构复杂,修饰成分丰富,容量大,表意周密,逻辑性强,能够细致地描绘事物或表达复杂的思想情感。若删除长句的枝叶,只保留主干,可能会丧失原句中的许多重要信息。例如:“阳春三月,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的扬州是绝大多数人渴望去旅游观光的景点。”若删去枝叶,变为“扬州是景点”,则原句中的时间限制、景色特点以及游客的心态等信息都会消失。
有人曾将古诗《清明》删减为:“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从这一例子中可以看出,短句的删减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境。在删减过程中,原句中的意象、气氛、场景和互动性等重要元素可能会被忽略。如第一句中删掉“纷纷”,就丧失了细雨绵绵的意象和哀愁的气氛。第二句删掉“路上”,则场地模糊,行人所在地点成谜。第三、四句中删掉“借问”和“牧童”,失去了问答的互动性,原诗的礼仪、田园诗意和画面感也会受到影响。
长句和短句各有其优势,应根据不同的语境交错使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文章行文疏密有致,节奏明快,既能清晰表达人事物及情感观点,又能使语言富有变化。片面追求短句或长句,都可能导致文章失去其原有的韵味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