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瞎马是什么意思解释


盲行无向

盲行无向的解读

“盲行无向”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是指像盲人行走、无明确方向,形容在行动时缺乏明确的指导和目标,或者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下的冒险行为,其结果可能非常危险。这一成语也常用来描述那些在极端危险的环境中乱闯、毫无章法的行为。其结构形式为联合式,可作宾语、定语、状语使用,含有贬义。

在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排调》中,有这样一句描述:“盲者乘瞎马,陷入险境犹不自知。”此言便是“盲行无向”的出处。

故事叙述

东晋时期,三位名士殷仲堪、桓玄、顾恺之经常聚在一起聊天。一日,他们玩起了以形容危险为主题的文字游戏。桓玄首先说了一个危险的比喻:“矛头淅米剑头炊。”形象地描绘了危险的境地。殷仲堪接着说:“百岁老翁攀枯枝。”进一步强化了危险的氛围。而顾恺之则以“井上辘轳卧婴儿”作结,表达了极度的危险性。

就在众人游戏之际,殷仲堪的参军不假思索地说了一句:“盲者骑瞎马,至深池犹不觉。”这一话犹如冷水浇背,其中含义甚为深奥。尤其对于殷仲堪来说,更是触动心弦,因为他也曾经历过类似的痛苦体验——他自身就是一位盲者。尽管气氛略显尴尬,但游戏仍然继续进行。

应用与启示

“盲行无向”这个成语如今被广泛用于形容那些在未知或不明情况下盲目行动、毫无目的的摸索状态。如同在未知的市场中盲目投资,缺乏明确方向和策略,很容易陷入困境。这种行为极易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盲目妄动、乱闯乱撞等,都是指没有目标或方向地胡乱行动。

反义词:胸有成竹、有条不紊等,则形容做事前已有详细的计划和把握,或者做事有条理、不慌乱。

“盲行无向”这一成语告诫我们,在之前应充分了解情况、做好准备,避免盲目行动带来的风险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