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但丁幻化装备的方法
《世界文学的自我漫步》是王海龙旅美作家的文化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游历欧美博物馆、纪念馆的十年经历,踏访文学巨匠的足迹之地,深入探索经典文学的源头。他作为自己的向导和记录者,以人类学家的理性和作家的感性笔触,书写对经典创作者、文学起源以及经典本身的独特思考和感性体验。在巨匠的生平背后,他描绘出令人羡慕的成就与鲜为人知的悲剧。
书中的“现代文学之光”篇章中,王海龙深情回忆观摩莎士比亚戏剧节的盛况,为李默然的投入表演所感动,惊艳于马兰在《无事生非》中的青春风采。在“命运的角逐”、“海外学人的足迹”、“历史的碎片”等篇章中,读者可以了解众多欧美文学人物的故事,感受独特的人文精神,品味悠远的历史画卷。尽管他的研究横跨多个领域,但王海龙始终坚守文学的核心地位。
他的笔调温文尔雅,幽默风趣,深入人心;文章引经据典,博采众长,独树一帜。在“海外学人的亲历”篇章中,作者探寻了华工丁龙的故事,通过文化考古、采访和口述历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田野工作,甄别原始文献,还原证据链,成功复原了这位广东台山人捐建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的历程。
融入《世界文学的自我漫步》中,作者将带你到达无法触及的地方。从古城比萨的薄伽丘庄园,到法国的格拉斯小城、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小镇,再到作家老舍曾居住过的曼哈顿大杂楼,《牛虻》作者的公寓,这些地方聚敛了精神之光华。这些独特的旅行体验让读者感受到文学的真味和旅行的诗意。
通过阅读这本书进入世界并非片面的了解,而是构建了完整的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品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受步履节奏和文字隐喻的魅力,幻化成羁旅寻踪的人物。在字里行间想象和真实并行不悖,异域山河留下的足迹印痕揉进记忆与体验中,思想和风景的碰撞留下深刻的印记。正如王海龙所言,“文学的任务是开阔人们的胸怀,滋养灵魂。”阅读这本书可以领略文学的魅力,追寻世界的足迹。(来源:天津日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