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和手写笔的区别


当然是因为工作原理不同,从是否需要内置电源的角度来区分,手写笔大致可以划分为有源笔和无源笔两种类型。

在早期的手机时代,无源笔就开始得到应用,那时的手机屏幕多为电阻屏。当手写笔施加压力时,电阻屏的电阻会发生变化,手机通过检测电压来确定触摸位置。那时的手写笔并不需要内置电源,简单的火柴棍式笔尖就能实现手写输入。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设备大多采用电容屏。电容屏通过电流实现触屏效果。当触摸屏幕时,手指与屏幕间形成耦合电容,改变了屏幕内的电学信号,从而确定触摸位置。对于电容屏,火柴棍式的普通手写笔便无法起作用,因此出现了电容笔和电磁笔等替代品。这些手写笔的技术方案各异,有的不需要内置电源,有的则需要。对于技术方案不公开的部分,下面仅做简单介绍。

有些无源笔的设计是模仿手指,采用导电材料制作的笔尖能够引发屏幕电容的变化,从而实现触摸效果。而电磁感应输入技术(EMR)也可以实现无源效果。在屏幕中内置电磁感应板,手写笔通过电磁感应积蓄能量,再通过共振回路将能量传回感应板进行检测定位。

有源笔的技术更为复杂多样,其中典型的是主动投射式电容笔技术。这种有源笔能够不断发出低频信号,信号中包含笔尖压力、笔的ID序列号等信息。在机器屏幕上配备有网格状的投射式电容传感器,负责整个触摸感知和笔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