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剥的榴莲肉有点发黑别担心,这是因为它和空气接触氧化了,不是坏了,放一放或者加点糖就能恢复原色。
夏季已至,榴莲市场的旺季也如约而至。剥开其硬壳,尝一口香甜的果肉,成为了许多人的夏日乐趣。然而购买榴莲却常常是一场“盲盒挑战”,高昂的价格背后可能隐藏着果肉少、核大或不够香甜的风险。你是否知道,榴莲也有公母之分?挑选母榴莲,肉多核小更香甜!接下来,让我告诉你如何挑选优质的榴莲。
第一招:观察外形,圆润饱满更理想。榴莲的外形犹如一个带有鼓包的小皮球,选择那些鼓包饱满、圆润匀称的榴莲,往往意味着果肉更为丰富和厚实。这样的榴莲打开后,能发现数房饱满的果肉。而外形瘦长、鼓包扁平的榴莲则可能果肉较少,不值得购买。我曾在市场遇到过一个圆润的母榴莲,回家后一打开,果然五房肉饱满且核小,吃起来非常满足。
第二招:触摸刺感,软刺稀疏肉更多。榴莲表面的刺是挑选时的重要参考。母榴莲的刺通常较为矮小粗壮,分布稀疏。轻压相邻的刺,如果能轻松靠拢,说明果肉发育良好,壳薄肉厚。而公榴莲的刺则较为细长,密集分布,按压时感觉硬实,这可能意味着果肉较少。曾经,我的一个朋友购买了刺密的榴莲,结果果肉很少,让她大失所望。
第三招:嗅闻底部,清香不冲人心脾。好的榴莲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类似于发酵的奶油香。凑近底部闻闻,如果有青草味,说明榴莲未熟;如果有酒精味,则可能熟过头,不宜购买。我曾经在水果店闻见过有酒味的榴莲,幸好没有购买,后来那榴莲就变质了。
第四招:肚子,柔软有弹性更美味。轻压榴莲的鼓包处,如果能按出小坑,说明果肉已经成熟,口感软糯香甜。而按不动的榴莲可能未熟或空包,不值得购买。
第五招:留意开口,小口新鲜更可靠。选择开口适中的榴莲,能看到一小部分果肉。但开口不宜过大,过大的开口可能使果肉在空气中,容易受污染。我曾遇到开口过大的榴莲,果肉发黑不新鲜。
第六招:比较重量,同等大小选重的。同等大小的榴莲中,较重的那个往往果肉更多。重的榴莲说明果肉多、水分足,而轻的榴莲可能肉少壳厚。我曾在市场比较了两个相似大小的榴莲,重的那个果然果肉更丰富。
享受榴莲的美味,不再靠运气。学会这几招挑选技巧,购买榴莲更加得心应手!下次购买榴莲时,你打算先用哪招试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