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课本原文,带你穿越千年,感受古人诗意生活!
好的,让我们一同翻开《归去来兮辞》的课本,穿越回那千载之前的晋代,去感受陶渊明笔下那份令人向往的诗意生活。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开篇的呼唤,便带着一股急切的归心。辞官归隐,对陶渊明而言,不是逃避,而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他厌倦了官场的污浊与虚伪,“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并非自怨自艾,而是对现实最真实的写照。他渴望挣脱束缚,回归那片属于自己的自然与宁静。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途中的景象,是那么轻松愉悦。驾着一叶扁舟,任凭它在水面自在漂流,微风吹拂着衣衫,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轻盈。他对前路充满期待,甚至有些迫不及待,连清晨的微光都让他觉得有些遗憾,因为那意味着旅程还未结束。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回到家中,迎接他的是亲人的笑脸,是久违的温暖。虽然庭院的小路已经有些荒芜,但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和菊花依然挺立,这象征着他对田园生活的坚守和热爱。“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夜晚,他与家人围坐在一起,自斟自饮,看着庭院中的树木,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是官场中永远无法体会的。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隐之后,陶渊明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他依靠着南窗,抒发自己的傲骨,感受着容膝之地的安逸。每天在园中散步,发现生活中的乐趣,甚至常常把门关上,享受那份不被打扰的宁静。“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他观察着自然的变化,云卷云舒,鸟儿归巢,夕阳西下,他抚摸着孤独的松树,流连忘返。这完全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
《归去来兮辞》不仅仅是一篇辞赋,更是陶渊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写照。他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并非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通过阅读这篇作品,我们仿佛也跟着他一起,体验了那份远离尘嚣、回归本真的诗意生活,感受到了古人身上那份独特的风骨和情怀。这,就是《归去来兮辞》带给我们跨越千年的感动与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