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每个节气的意思和意义
小雪是冬天相关的一个节气,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尽管它的名字听起来像天气小雪,但其实和小雪天气的关联并不必然。那你知道小雪节气的真正含义吗?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小雪节气被解释为:“立冬后的第十五天,斗柄指向亥方,这时期称为小雪。在农历十月中旬,雨水因寒气入侵而凝结成雪。这里的‘小雪’并不代表雪量小。”
在小雪时节,我国北方地区一般会有雪落,雪量虽然有限,但却是在告诉人们寒冷的冬季已经来临,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和其他节气一样,小雪节气也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成冬。
一候虹藏不见,表示小雪后彩虹不再出现,因为气温下降,雨水凝结成冰雪,无法形成彩虹。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则描述了万物凋零的景象。三候预示着冬季的来临,气温日渐降低,河流结冰,人们也开始紧闭门户以防寒风侵入。
小雪节气反映了天气的变化,但并非所有地方都会下雪。《群芳谱》记载:“虽然天气寒冷即将下雪,但由于地面温度尚未降至足以使雪大量降落的程度。”即使有小雪,也往往落到地面后很快融化。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小雪时的雪对农民来说有不少好处,不仅能保护地温、积蓄水分,还能消灭害虫。
随着小雪节气的深入,寒意逐渐明显,人们需要适时增加衣物,饮食习惯也会有所调整。人们开始为春节储备过冬的粮食,如腌制蔬菜、肉类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天气转冷干燥,是腌制腊肉的好时机。人们会腌制多余的肉类以保存美味,例如灌制香肠、腌制腊肉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也是延续多年的习俗,人们会在小雪前后腌制各种蔬菜,如萝卜、黄瓜、酸菜、荠菜、豆角等,以便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