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没有保质期什么意思


寒假将至,上海市教委为学生送出暖心建议:记得微笑自信,还有这些快乐秘籍

随着寒假脚步的临近,申城中小学生即将迎来他们的假期时光。市教委昨日发布了一系列安全提示,其中除了对学生日常衣食住行的风险提醒外,还特别呼吁学生们要多微笑、多自信,并注重情绪管理。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假期生活往往除了睡懒觉、玩玩游戏、拜年收压岁钱之外,似乎缺少了一些真正能让自己内心感到特别愉悦和开心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那些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假期生活可能会更加压抑。

针对这一现象,上海青春在线心理咨询师金小燕给出了她的建议。她认为,与其沉浸在短暂的快乐中,不如从那些能让自己获得“成长感”的小事入手,为内心注入真正的“快乐激素”。

金小燕详细解释了四种“快乐激素”——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和催产素的功效及获取方式。她指出,不同的“快乐激素”带给人的快乐感受是不同的,要想获得更持久的快乐,需要平衡各种“快乐激素”的。例如,运动和学习新技能可以带来内啡肽的增多,帮助人产生持久的满足感;多与父母朋友交流、照顾宠物等可以激发催产素的,缓解压力。

金小燕建议学生们在假期里尝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新事物,让自己的爱好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无论是喜欢机械改装、模型制作的内倾型学生,还是喜欢聚会交流的外倾型学生,都可以尝试参考对方的“快乐菜单”,以更均衡地体内的“快乐激素”。她强调:“思考的深度、见识的广度、和人建立的亲密度都是我们获得愉悦感的源泉。”

寒假期间恰逢农历新年之际,很多学生可能会因为成绩单上的成绩而感到沮丧或自卑。金小燕建议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来评价他们的努力与成长。她提到:“孩子们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她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寻找那些真正代表成长的瞬间,如独立完成一项家务、成功制作一道菜肴等。这些真切的“长大了”的体验对于青少年来说非常重要。金小燕分享了一些孩子们写下的关于自己成长瞬间的故事,真实而感人。她建议家长们带着孩子一起寻找这些宝贵的瞬间,一起感受成长的喜悦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