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看不起人的文案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言:“真正卓越之人,往往与世俗难以相融。因其独特之光辉,招致旁人嫉妒,被孤立疏远,对其行为指手画脚,似公正之评。”
做人,融入是为了汇体之力,不合群则是为了自我提升,或因未遇合适社交圈而独来独往。每个人都应坚守自我,无需为合群而合群。不属于自身之圈,不必硬挤;不喜之菜,无需伸筷。
有一禅理故事:高僧行于雨中,持伞而行。檐下之人邀其共伞,高僧言,一有伞,一檐下,皆未淋雨,无需共伞。檐下之人冒雨前行,责言后,高僧回应:“淋雨乃汝之选择,与吾无关。”并言:“佛不渡人,人需自渡。”随即转身离去。
无论是否合群,仍需自我摆渡。当人不再依赖他人,便能活出真正的自在。那些格格不入的灵魂,已学会了自我摆渡。正如宫崎骏所言:“最远的旅行,是从一个人的心到另一个人的心。”可以同行、共食、共歌,但难以真正走进彼此的心灵深处。除父母外,世间难有始终无私对你好的人。看清社交现实,明白朋友之间多含利用关系,社交便变得自由。遇合之人,便多交流;未遇,亦无所谓。聚散皆平常,转身各自安好。
在《局外人》中,默尔索是个特别的存在。母亲过世时他平静如常,女友问及婚期时他表示随时都可,对生死和社交皆持独特之态度。庄子妻过世后鼓盆而歌,虽显得另类,却真正领悟了生死之意。孔子遇到的老林,虽贫穷却快乐,因他不惧死亡。拒绝合群,便是真正的主人;过分合群则可能在中迷失自我。
当你卓越时,会遭人嫉妒;落魄时,则被人轻视。真正的朋友是旗鼓相当的互相利用。如俗语所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的出类拔萃决定了你的朋友会很少。社交圈如金字塔,高处少而低处多。胡适言:“狮子老虎永远是独来独往的。”底层人过分合群会陷入困境。真正的格格不入是经历了挫折后领悟做人真谛的人,他们知道如何取舍。不必担忧你的优秀无人赏识,只要你做好自己,善良且独来独往,懂你的人自然会认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