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寄余生是啥意思


宋元丰六年六月,年已四十八岁的苏轼依旧寓居黄州。历经风雨洗礼后,他对宇宙人生之奥秘的理解,深入且深透通达。此时的苏轼,心境深沉如潭水如大海。在漫长的岁月磨砺下,他创作出无数词作,其中大量写景词句饱含优美哲理,《临江仙夜归临皋》便是其中的翘楚之作。

《临江仙夜归临皋》全文如下:夜色弥漫东坡醉而复醒,游历之后夜归临皋已是深夜。家中童子早已鼻息如雷,我敲门却无人应答,只得倚杖静听江声滔滔。人生何其难以自主,何时才能忘却世间纷争?夜阑人静风止浪平,愿乘小舟从此消逝,寄情江海余生。

当时苏轼因病困居家中,虽无生命危险,但已数月无法外出。这首词作于大病之后,其中所表现的淡泊世事的心境仿佛遗世独立,传闻当时人们盛传他作完此词后似要挂服出海。

苏轼在黄州后期的生活与心情皆显平和愉悦。夜饮、夜游的主题在其诗词散文中频繁出现。某日,他的夜饮欢畅至沉醉,回家时已是深夜,仿佛已至三更时分。这种沉醉的快乐仿佛仙人般的享受。随后家中童子鼻息如雷,更增添了一种生活气息与快乐感。

词中所描述的简单生活场景背后蕴深远的意境与快乐感。听到江声说明环境宁静,而“敲门都不应”则突显出静中的生动之处。整个上半部分如同电影长镜头般追踪主人公从饮酒地直至家门口的情境,虽然描写平实但却意境高远。

下半部分则展现了苏轼倚仗江边时的思考。“长恨此身非我有”和“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反思与慨叹。此时苏轼的心灵已经达到了一种高超的境界,他在反思中仍然不忘自省自身。整首词的最后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更显现出其超脱人世的仙气与遗世独立的情感追求。尽管他对忘却营营、江海余生有所期盼却还未能达到这种境界而感到唏嘘不已,但依然能够期待并抱持美好的希望。头条创作挑战赛其实这样的表述不禁让人联想到现代人忙碌之余追求的心灵静谧与内心的解脱和苏轼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心境不谋而合,都在追求着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超越世俗的境界的追求。在繁忙喧嚣的当下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去寻求心灵的慰藉不失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