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米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最近东北的天气十分寒冷,雪下的热烈而深情,风却冷酷无情。在这美丽的雪景中,一旦风起,原本柔和的雪花立刻变成凶猛的暴风雪,让人无处可躲。路上的雪花仿佛成为了攻击人类的武器。在这样的天气里,出门逛集市需要一种特殊的技巧:迅速行动,快速去快速回,大衣要穿严实,口罩要戴好。尽管气温低于零下20度,东北人的笑容依然灿烂,尽管笑容只维持几秒,但之后会感觉牙齿冰凉,需要用舌头温暖一下。
东北的冬天,有一项全民喜爱的活动——嗑瓜子。尽管小时候没有人告诉我们不能用门牙嗑瓜子,否则会有豁口,但我们一直热衷于发明一种瓜子牙套来保护门牙。如果能成功研发这样的牙套,将为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东北人省下不少烤瓷牙的费用。
二姨买了几条冷冻带鱼回家,直接放在地板上,冻得的。在过去,活鱼在东北并不容易获得,因此带鱼、明太鱼、黄花鱼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鱼肉来源。它们易于保存,而且烹饪方式也符合东北人的口味偏好,可以干炸或辣炖。新鲜的鱼适合干炸,不太新鲜的则适合辣炖,用重口味掩盖鱼腥味。
进入室内后,在温暖的室温下,带鱼很快解冻。二姨迅速炖了一锅,使用了干辣椒和大量大蒜,这是典型的东北家常口味。一道烀肘子配上蒜酱和洋葱蘸酱,自家腌制的小咸菜,以及二米饭(黏小馇子和大米混合烹制),还有一盘炖刀鱼(东北叫法)。旁边还放着一盆刚从阳台拿进来的冻柿子作为饭后甜点。二姨夫提出建议加入一些小辣椒增加味道,二姨则反驳他已经注意到今天的香菜版本。家中不擅长烹饪的人在与大厨交流时需要注意言辞,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执。烹饪时想要添加什么就尽管添加,掌握话语权很重要。
这盘东北家常辣炖带鱼展现了其独特魅力:老式盘子、油汤丰富、干辣椒段点缀其中、红烧色泽鲜艳、香菜翠绿、鱼脑袋也保留完整……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筷子和大米饭的到来。回忆起小时候看大人吃带鱼时自己也尝试嚼碎鱼刺的经历,虽然曾两次去医院拔刺后放弃,但现在牙齿长齐后重新练习,发现果然牙到骨碎。看着二姨吃鱼的照片,我开始馋了,为了保持牙齿的锋利,明天必须买两条带鱼复习一下烹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