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咖啡品种有哪些阿拉比卡


最近,我注意到某连锁快餐品牌仍在大力宣传其咖啡为“百分百阿拉比卡”,觉得有些有趣。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咖啡的背景知识:

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从名字上看,阿拉比卡像是一位优雅高贵的士人,而罗布斯塔则给人一种健壮粗犷的感觉。

在咖啡普及到西欧的时期,阿拉比卡种因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被视为财富、神秘和高贵的象征。相比之下,罗布斯塔种虽然苦味较重、风味稍逊,但其抗病性强、单位产量高,因此在咖啡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历史上,完全由阿拉比卡豆制作的意式浓缩咖啡确实比掺杂罗布斯塔豆的更好喝,价格也更高。这也是为什么某些高端咖啡品牌如COSTA的意式浓缩咖啡能够受到广泛好评的原因。

我要强调的重点并不是添加罗布斯塔豆是否好喝,而是纯阿拉比卡的现实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纯阿拉比卡咖啡越来越难以实现,也没有必要过分追求。就像红楼梦中的黛玉晴雯虽然雅致,但却体弱多病;焦大虽然粗陋,却能终老一生。咖啡也同样如此。

罗布斯塔种因其抗病性和高产特性而受到农民们的青睐。与此阿拉比卡咖啡树受到叶锈病等病害的影响,导致其种植环境受到限制。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农民们已经开始尝试将阿拉比卡种与罗布斯塔种的咖啡种子进行杂交,以培育出既美味又健壮的咖啡品种。

在世界各地的商业咖啡产地,农民们已经大量种植这些含有罗豆基因的杂交种咖啡。这些咖啡豆在出口时并不会特意分开和标注豆种,因为进口商更关注的是产地、大小、硬度、瑕疵率等质量标准。

以卡蒂姆豆为例,它是卡杜拉(阿拉比卡种)与帝汶的杂交品种。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这种咖啡豆已经占到出口量的70%。而在我国云南,向星巴克和雀巢等国际大咖啡厂家出口的也已经主要是卡蒂姆种。

值得注意的是,带有罗豆基因的咖啡豆并不一定口感差。种植环境、种植技术和后处理技术对咖啡豆的品质和口感有着更大的影响。事实上,一些经过多代回交的带有罗豆基因的咖啡豆已经跻身精品咖啡的行列。

笔者简介:星巴克北京首任财务总监,会计师,拥有深厚的咖啡知识和品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