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的水质标准tds


很多鱼友常常听到养鱼很简单,只要定期换水就可以了的说法。确实,这是养鱼的基本操作,但真正的养鱼之道,绝非如此简单。要想成为真正的养鱼大师,我们需要关注多个水质指标。

1. NH3与NH4俗称阿摩尼亚。氨对于鱼类的毒性极为强烈,它的毒性是亚硝酸盐的十倍。即使在浓度极低的水体中,也可能导致鱼类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氨在水中存在两种形式:氨(NH3)和铵(NH4)。其中,氨具有剧毒,而铵则无毒。它们的存在形式会根据水的PH值进行转化。随着PH值的升高,有毒的氨(NH3)的百分比也会升高。

2. PH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PH值过低时,毒性增大;而当PH值过高时,不仅会增加氨的毒性,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菌的分解作用。PH值的波动还会影响到水体的氧气状况和养殖动物的呼吸条件。

3. 水温也是观赏鱼存活的重要环境因素。温度不仅影响鱼缸水的含氧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硝化系统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在高温季节,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主缸和培菌区的溶解氧状况。

4. TDS是衡量纯净水纯净度的指标。较小的TDS值并不能说明水质优良,而较高的TDS值也不代表水质差。强大的鱼缸过滤系统可以有效降低TDS值,因为好的过滤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的杂质。

5. KH(碳酸盐硬度)与水中所溶解的二氧化碳的量共同决定水中的PH值。在二氧化碳不足的鱼缸中,PH值会上升。而当KH较低时,即使水中二氧化碳量很少,PH值也会下降。但KH过低会限制二氧化碳的溶解量。

6. 亚硝酸盐是鱼缸中的第二毒素,是氨氮的刺激产物。亚硝酸盐中毒会导致鱼只呼吸急促、腮部肿胀,进而引发内变,甚至导致鱼只死亡。亚硝酸盐的含量与硝化细菌有直接关系,同时与滤材也有间接联系。

7. 硝酸盐对鱼只虽然没有直接伤害,但硝酸盐的累积会导致PH降低、TDS上升。在溶解氧不足的情况下,硝酸盐可能返回变成亚硝酸盐,对鱼只造成直接伤害。

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关键在于氨。氨源于鱼的粪便、剩余饵料等有机物。氨具有剧毒,会根据PH值的高低进行转化。而PH值又受到KH和水中所溶解的二氧化碳的量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深入学习、了解这些基本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养鱼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