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耳机触摸点在哪里


全球果粉翘首期待的 AirPods Pro 今天终于到手了,哈哈,让人不禁心生羡慕!

初次拿到手的AirPods Pro,全球果粉立刻将其与AirPods 2进行了对比。外观上的改变令人瞩目。

最明显的改变要数包装盒了,AirPods Pro的包装盒更为厚实,增加的部分主要是为了容纳一个可更换耳塞套装。套内备有“S”和“L”两种型号的耳塞,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如果你佩戴AirPods Pro时感觉耳塞过大或过小,都可以尝试更换这两种型号的耳塞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尺寸。

耳塞的设计也独具匠心,它并不是简单地套在音管上,而是采用了内卡扣的结构,能够牢固地卡在耳机上,不易脱落。充电线则采用了U-C转lightning接口的设计,这意味着你可以使用iPhone 11 Pro系列的充电头进行充电,十分方便。

重点来了!AirPods Pro的耳机盒相较于AirPods 2更为矮胖一些,但厚度并无太大差异。无论是手持还是放袋,都显得非常便捷。与全球果粉之前使用的Bose SoundSport Free相比,AirPods Pro的耳机盒简直小得令人惊讶。

打开耳机盒,我们可以看到两处明显的变化。AirPods Pro的摆放位置是朝内的,而AirPods 2则是朝外。AirPods Pro的卡槽设计有所改进,几乎看不到之前让人头疼的卡槽积灰问题,至于磁力开关处是否还吸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两款耳机放在一起,可以明显看到AirPods Pro在耳机尺寸和耳塞部分更为厚重,但伸出的尾端更短,佩戴起来更为精致。耳机的上半部分明显增大,这是因为苹果在其中集成了H1芯片、驱动单元以及其他处理器。

随着这些改变,操作体验也有了全新的交互。苹果在AirPods Pro的尾部加入了一个电容传感器来实现触控操作。按一下可播放/暂停或接电话,按两下可切换下一首歌曲,按三下可切换上一首歌曲,长按约2秒可在主动降噪与通透模式之间切换。当你按下触控板时,耳机会模拟一个“咔哒”的声音,带来非常爽的直接反馈体验。

有些同学可能会说:虽然做了这么多改变,但看上去还是像一个小型“吹风机”……对于全球果粉来说,每一个外观上的改变都有其实际用途。比如,只有采用入耳式设计,才能让AirPods Pro的沉浸感更好,耳塞在物理上隔绝一部分噪音,让耳机在后续处理“噪音”时更能发挥实效。

关于入耳式设计也有一些用户的困扰,比如容易让耳朵产生肿胀感,甚至长时间佩戴会疼,还有带耳塞后产生的“闷”的感觉。但AirPods Pro在耳塞的优化上做得很出色。它附带了三种规格的耳塞,可以根据你的耳朵尺寸选择合适的耳塞;实际体验中,耳塞非常柔软,入耳部分很短,全球果粉佩戴了几个小时都没有不适感;虽然是入耳式设计,但苹果设计了一个“通气系统”,帮助平衡耳朵内外的压力,所以不会产生肿胀或闷的感觉。

说到降噪能力,这绝对是AirPods Pro的一大亮点。要想体验其降噪功能,必须将iPhone升级到iOS 13.2,否则部分功能将无法使用。配对过程更为简单,只需在iPhone附近打开盒盖,手机便会弹出配对卡片,一键即可完成配对。配对完成后,全球果粉建议大家先进行“耳机贴合度测试”,这个功能在“设置”-“蓝牙”-“AirPods Pro”中就可以找到。如果耳机与耳朵匹配成功,你就可以享受到绝佳的降噪效果了。

在降噪功能方面,全球果粉先来科普一下“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的区别。被动降噪是通过耳塞来遮挡外界声音,而主动降噪则通过耳机上的麦克风收音,经过算法处理播放一个反向音频来抵消噪音。AirPods Pro采用了两个外向式麦克风来实现降噪功能,这样的设计在打开降噪功能后能够为你创造一个宁静的听音环境。H1芯片以每秒200次的刷新率进行降噪和调节音频,使得整体效果更加出色。

从全球果粉的佩戴感受来说,虽然AirPods Pro的降噪效果达不到BOSE或索尼等专业级别的效果,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已经足够满足需求。在屋里听歌时开启降噪功能感觉整个世界都清净了。此外它还配备了三种模式可以根据需求自由切换非常便捷实用。在续航方面AirPods Pro也表现出色单次充电可使用4.5小时配合无线充电盒可使用超过24小时即使只充电五分钟也能获得一小时的播放时间让人无需担心电量问题。最后回到那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否值得购买?其实答案因人而异。如果你不是经常出差或经常身处嘈杂环境对降噪功能没有强烈需求那么主动降噪并不是必然选择。但对于全球果粉来说用完之后就爱上了它的降噪功能和整体体验你们可以自己考虑是否购买体验一番。另外想提一下AirPods Pro的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