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一颗星星叫什么
近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航天专家约瑟夫⋅奥鲁克在月球和行星科学会议(LPSC)上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发射一颗小卫星去探测小行星“帕拉斯”,也叫“智神星”。这颗小行星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其平均直径超过520公里,是太阳系中已知体积最大的小行星之一。
关于此次探测任务,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细节。在2007年,NASA曾发“黎明号”探测器,至今仍是唯一以小行星带为目标的航天器。直至2018年11月燃料耗尽,“黎明号”已经成功探测了“灶神星”和“谷神星”。而今,NASA正考虑是否批准对“帕拉斯”的探测计划,如果得到批准,“黎明号”或将迎来后继者。计划是在2022年8月发射“帕拉斯”探测器,它将先飞往火星,利用火星的引力加速后再飞往小行星带,整个过程仅需一年时间。
相较于之前的“黎明号”,“帕拉斯”探测器的任务更为简洁高效。与长时间环绕并仔细观察目标小行星的“黎明号”不同,“帕拉斯”探测器将在其表面进行一次快速飞越,通过短暂的接触来获取有关其特性的信息。“帕拉斯”探测器的体积更小,仅有迷你电冰箱大小,重量仅为180千克,远远轻于“黎明号”的发射重量。而其探测成本更是仅为“黎明号”的十分之一。
约瑟夫⋅奥鲁克表示:“我们正在开启新的行星探索时代,廉价探测更有优势。”他认为小卫星在探测小行星带时具有巨大的优势,因为小行星带的目标众多且价值巨大,无需为每个目标都发射昂贵的探测器。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副教授曾祥远向我们透露了一些关于小行星带的背景知识。关于其产生原因,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有一种推测认为是一颗行星被木星并混合了部分太阳系外小行星形成的。对小行星带的探测对于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小行星带距离地球和太阳较远,探测器在能源、测控和导航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