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的表现手法举例
关于关山月等艺术家的白描艺术在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展示
近日,广州艺术博物院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展览——“骨法用笔——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白描画展”。展览的策划人、广州艺博院陈列研究部陈志云表示,此次展览旨在展示画以线造型的独特魅力,以及白描画审美意趣与书法的同韵之处。
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这是与西方艺术的显著区别。早在战国时期,绢帛上的绘制作品已经出现,展现出线条的魅力。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六朝时期提出的“骨法用笔”,主要是指用线条勾勒造型轮廓。陈志云向记者介绍,本次展览通过辅助陈列的方式,向观众呈现古代传统绘画在线条上的发展源流,包括战国时期出土的绢帛画,以及在线描上具有突出贡献的古代白描画艺术大师的作品。
白描是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设色的画法。经过历代画家的创造,线条的表现力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到了唐宋时期,白描不仅是画家绘画训练中的基础技法,更成为一种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表现方式。
从存世作品来看,白描最初多用在人物和花鸟画上,也有一些画家用线描创作山水画。例如清代的广东画家苏仁山就喜欢画白描山水画。艺术家不设色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色彩的重要性,而是更希望突出线条的作用,因为线条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古代白描技法与书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线描经过历代发展,形成了多样的变化和丰富的表现力。明人归纳出的十八种线描技法,即“十八描”,在创作中,画家会灵活运用。每一种线描技法在选择使用时,都与所表现的题材密切相关。
陈志云认为,白描用笔与书法有着内在关联,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成熟,古人将书法意趣带到了绘画创作中。绘画中对线条的审美意趣和书法是同韵的。
岭南画派的艺术大师们都非常重视白描创作。从《百花图》这一题材来看,从居廉到高剑父,再到杨善深都有创作。本次展览展出的杨善深《百花图》长近八米,画面上百花齐放,状物摹形的描绘手法,工细而遒劲的勾勒墨线,呈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还展出了岭南著名画家关山月、黎雄才、赵浩公、刘济荣等人的作品,展现了当代艺术家的线描功力。
名家对于白描和线描也有深刻的见解。关山月认为书法的艺术形式美给画提供了非常博大的表现力;叶浅予强调线描造型是画历史发展形成的独有手段,必须在此基础上吸收素描中的某些造型因素来丰富和发展人物画;蒋兆和则指出国画的基本造型规律在于用线去勾勒具体物象的结构。
这次展览展示了古代绘画在线描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展现了当代艺术家们对白描艺术的传承和创新。通过欣赏这些作品,观众可以感受到画的独特魅力和线条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