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不能吃什么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梨花风起之时便是扫墓祭祖之日。我们往往把清明与哀伤的扫墓祭祖习俗联系起来,其实它还有另一个别名叫踏青节,古人在这一天外出踏青、植树、放风筝等,享受春天的美好。

除了玩乐赏春,清明节也是美食的盛宴。人讲究“不时不食”,清明节自然也不例外。每到街头巷尾的商家便开始售卖青团,青团已成为近年来的网红食品。但实际上,南北方的清明美食习俗有所不同。北方地区的老百姓会食用预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而南方则更偏爱青团和糯米糖藕。这些美食在古代是作为扫墓时的贡品祭祀先祖,祭祀完毕后则成为踏青时的点心。

说到清明美食习俗,不得不提寒食节。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民间在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虽然寒食节和清明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的习俗被融入到了清明节中。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汉服专委会会员周昕解释道:“北方人们常吃的枣糕也被称为‘子推饼’,并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状,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作为纪念介子推的方式。”还有与枣糕相似的清明美食——子推燕。“子推燕的做法是捏制面粉和枣泥成燕子模样。”山家省至今仍有制作别致外形的子推馍的传统,这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