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句是谁写的


【探索苏轼的诗词天赋】

作者:王子墨(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苏轼的诗词造诣,堪称顶尖。王国维曾评价:“自三代以下,诗人之杰出者,莫过于庄子、陶渊明、杜甫与苏轼。”这一评价将苏轼与这些文学巨匠相提并论,足以彰显其诗词之卓越。当我们细读苏轼的诗词时,很少能感受到他刻意雕琢的痕迹。

苏轼的名句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都是广为人知,但细品之下,却感受不到他苦思冥想的痕迹。这些句子如同清泉流淌,自然而然,没有刻意为之的用力感。

苏轼并非没有功力。他的诗词中,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正是他深厚文学素养与天赋的完美结合。比如那首脍炙人口的《惠州一绝》,整首诗看似平淡无奇,但却在不经意间深入人心,流传千古。

这种天赋,就像一种俯视感,无需炫技或刻意标榜。苏轼曾自评其书法:“吾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用来形容他的诗词亦是恰到好处。天才无需参照系,不会刻意追求与众不同。他们就像那些嘴上说“我没复习”的学霸,成绩出来时却总让人惊叹。

后世评价苏轼的诗词常有“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之说。苏轼的创作常常打破界限,他在诗、文、词等文体上的创作都游刃有余,这种“跨界”恰恰展现了他天才的一面:创造规则而非被规则所限。

天才更像是一种气质,并非评价诗人的最高标准。以杜甫为例,虽鲜少被形容为“天才”,但无疑他是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的诗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艺术世界,尤其是七言律诗,在格律之内达到了表现力的巅峰。这种深度与气魄,或许并不适合用“天才”这种轻松的词汇来形容,但无疑他的才华令人高山仰止。

清代赵翼对苏轼的评价独到:“(苏轼)天生健笔一枝,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苏轼的痛快晓畅使他成为继李白、杜甫之后的大家。虽然他在某些方面不如李、杜,但他独特的气质和可爱的个性让人无法不喜欢他。他的诗词无论是殿堂之作还是生活琐事,都能信手拈来,这种天赋让人惊叹。

苏轼无疑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偶像,他的人气毫无争议地居于巅峰。就像他在浴堂搓澡时也能写出一首既带幽默又含哲理的《如梦令》,这种从星辰到凡尘、从高雅到生活的创作才华,让人如何能不喜爱?他的可爱之处无处不在,让人感叹不已。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年4月3日文化生活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