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竹柏影也上两句是什么


盖竹柏影也上两句是什么

在一个平静的元丰六年之夜,苏轼在一天的繁忙之后准备休息。抬头望向窗外,明亮的月光洒进房间,他决定享受这份宁静的夜晚,于是前往好友张怀民的住所承天寺。

在那个夜晚,他们两人在庭院中漫步,被月光下的美景深深吸引,陶醉其中。于是,苏轼写下了著名的《记承天寺夜游》。

其实,“闲”并非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境。苏轼虽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却屡遭困境,被贬黄州。他并未因此沮丧,反而学会了在困境中寻找乐趣。月色入户,便邀请友人一同夜游承天寺,这种简单的事情在他眼中却充满了乐趣。

生活中并不缺乏美好的风景,但我们需要有一颗甘于远离喧嚣的清静之心,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美好。正如林清玄所说,“休闲主要是放松心情,不在时间和形式。”只要我们能保持一份闲情,无论忙碌与否,都能减少焦虑,找到内心的平静。

对于苏轼来说,“闲”是他一生追求的人生态度,是心境上的选择。无论现实处境如何,他都能以闲观山水淡看月的态度来面对。被贬黄州后,他并未停滞不前,反而发明了名扬四海的“东坡肉”。即使在困境中,他也能发现生活的乐趣,品尝荔枝的美味,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

苏轼的“闲”,并非荒废时间,而是从中寻找乐趣,收获平静。他的闲情,让他可以摆脱俗世烦恼,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大自在。正如他所写的:“但得心闲到处闲。”

回顾苏轼的一生,他经历了许多苦难,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闲心,在最低的境遇里,也能活出最高的境界。无论是文人落魄成农夫、路遇暴雨无伞仍从容唱歌,还是吃到各地美食写出《舌尖上的大宋》,都是他在困境中寻找乐趣的证明。

我们不妨效仿苏轼,从今天起,做个闲人。拥有一颗闲心,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发现生活的美好。用闲情去品味人生的喜悦和思想的快乐。在忙碌中修行,在休闲中怡情。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这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


盖竹柏影也上两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