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


预拌混凝土因其施工便捷、质量可靠而在我国城乡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混凝土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屡见不鲜,如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出现异常龟裂等,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灰比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混凝土中的水泥、矿粉、粉煤灰等组分发生波动,将会导致混凝土强度的波动。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把控,除了以其28天抗压强度为标准外,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目前,搅拌站一般会通过配合比试配来确定一定水灰比下的混凝土坍落度,以此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出机坍落度来达到确定水灰比的目的。在实际生产中,混凝土的坍落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其实际用水量或水灰比大小。即使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得很好,同时水泥的28天胶砂强度也很稳定,混凝土强度仍然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经过实践总结和大量试验分析,发现混凝土强度的波动与以下因素紧密相关:

1.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变化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反映了达到同样稠度所需的拌合水量。这一数值会随着水泥的矿物组成、掺加的混合材品种、掺量及比表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当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发生变化时,虽然水泥强度可能没有明显变化,但水泥胶砂的流动度却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实际水灰比和强度。

2. 矿粉和粉煤灰需水量比的变化

常用的矿粉和粉煤灰的需水量比变化会对混凝土的实际水灰比产生较大影响。当矿粉或粉煤灰的需水量比增加时,为了保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变,需要增加实际用水量。

3. 减水剂与水泥等胶凝材料适应性的改变

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水泥成分差异较大,同一减水剂对不同厂家或批次的水泥常常会有不同的减水效果,这就是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还需要关注粉煤灰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4. 砂、石吸水率的影响

砂石的吸水率对混凝土的生产也有很大影响。吸水率不同的砂石,即使含水率相同,拌制出的混凝土坍落度也可能相差很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砂石的吸水率变化。

5. 砂石颗粒级配的变化

砂石的颗粒级配对混凝土的影响也很明显。级配不良的砂石需要更多的砂浆来填充,导致用水量大幅增加。品管人员除了关注砂石的粒径及含泥量等指标外,还需要重视砂石的颗粒级配。

日常生产中,除了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控制好混凝土的出机坍落度外,还需要时刻关注原材料性能的变化对坍落度的潜在影响。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全面检测分析原材料的性能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实际水灰比符合设计要求,从而稳定混凝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