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土特产是什么


初夏时节,扬州的陶广仁老人依然坚持饲养着水牛。随着牛年的到来,扬州的牛文化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么扬州的牛都有哪些种类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扬州是一个拥有丰富牛种的地方,主要有水牛、黄牛和奶牛三种。目前看来,水牛和奶牛的数量较多,而黄牛则相对较少。

说起扬州的牛,不得不提水牛。在农业机械化之前,水牛是农民的重要劳动力,人们对水牛有着深厚的感情。仪征丘陵山区是扬州水牛的主要分布地之一,那里的荒山适宜养牛。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牛逐渐被替代,但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仍然被人们珍视。扬州的水牛种类繁多,其中“山区水牛”是扬州特产,主要分布在南京、镇江、扬州一带的丘陵山区。

除了水牛,扬州还有黄牛和奶牛。黄牛在扬州的数量很少,市场上见到的黄牛大多来自安徽,多在牛市作为肉牛买卖。扬州最早饲养奶牛的是扬州大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随着牛奶需求的增加,扬州奶牛饲养量也逐渐增加,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扬州的奶牛俗称黑白花牛,学名荷斯坦牛,产奶量高。

说到养牛的老人,不得不提仪征马集秦桥村的陶广仁老人。这位八旬老人每年都饲养六七头水牛。他告诉我们,养牛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养牛的乐趣和责任却深深地吸引着老一辈人。陶老对养牛的细节了如指掌,他告诉我们如何驯化水牛、公牛和母水的区别以及如何教水牛耕地等。同时他也感慨道,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养牛的人越来越少,但牛的劳动价值和文化价值仍然被人们珍视。

扬州的大仪镇曾是江苏著名的牛市之一。这里曾是江苏三大牛市之一的大仪牛市始于数百年前,有着丰富的吃牛和交易牛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养牛的规模有所减少,但人们对牛的热爱和对牛文化的传承仍然不减。

扬州的牛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水牛还是黄牛、奶牛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印记。虽然时代变迁让养牛的规模有所减少,但人们对牛的热爱和对牛文化的珍视仍然不减。陶广仁老人的坚持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扬州人对牛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