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始无终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探索“因果项链”中的特殊关系:相互异化

在我们之前讨论的《保持好奇心,提问获得启示:从物理到哲学》一文中,有一个引人深思的概念——“因果项链”。其中有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值得我们探索,那就是在某些情况下,因与果可以互相转化,形成一种“异化”的现象。

这里的“异”代表着不同,表示对立面。所谓的异化,指的是一件事在自身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走向自己的对立面。

例如孩子们在沙滩上堆沙丘。当沙子堆到一定高度时,继续添加沙子会导致沙堆坍塌、下滑。这种坍塌和下滑的现象,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异化过程。过高的沙堆因为自身重量导致坍塌,变矮。这种变矮的状态又为进一步增高打下了基础,因为稳定的基底更有利于沙堆的增高。这样周而复始,高高的沙堆最终能够慢慢堆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类似的经历。人饿了要吃饭,吃饱了就不再吃了。这里的“饱”与“饿”两种状态就是互为异化的。饱是饿的对立面,是由饿引起的,是吃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当不再饿时,自然就不需要再吃东西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吃”的状态会让饱的感觉逐渐消退,饥饿的感觉又会慢慢增加,最终回到饿的状态,完成一次异化过程。

汉字“人”的一撇一捺也体现了这种相互异化的思想。先生认为,撇代表男人,捺代表女人。男人和女人相互合作、相互支撑,才能组成一个人字,撑起一片天。撇和捺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

再来看宇宙的发展。根据“大宇宙模型”,宇宙起初是一个奇点,发生大后膨胀冷却成我们现在所见的宇宙。那么未来呢?关于宇宙的发展方向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宇宙将持续开放,持续膨胀下去;另一种是宇宙最终会终止膨胀,开始塌缩,所有物质随之消失,最后回归奇点。这种宇宙从到奇点的过程,正是事物发展走向自身对立面的体现,“奇点”与“”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

这种相互异化的,在我们祖先那里已经有了成熟的总结。成语“否极泰来”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周易》中,“否”和“泰”都是八卦中的卦名。“泰来”意味着天地沟通、万事顺利,而“否极”则表示事物发展到了极致的反面。成语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动转向其对立面,坏事可能变好,好事也可能变坏。这正体现了天无绝人之路的。所以当我们处于人生高峰时,不应骄傲自满;当遭遇低谷时,也不应气馁,因为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