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谁的诗句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大师,巧妙地将“理”与“诗”结合,创作了许多深受人们喜爱的哲理诗。他以诗的形式阐述道理,却不直接明了地表达,使得人们需要用心去感受,去领悟那言外之意。

以下是朱熹的六首经典哲理诗,透过这些诗篇,我们可以感受到他讲理的高妙,以及寄寓在简洁词句中的智慧。

01 《偶成》

池塘春草尚未觉醒,阶前秋叶已悄然飘落。

《偶成》一诗中,朱熹以生动场景揭示了人生的易老和学问的难得。人生短暂,光阴似箭,我们不可轻视每一分每一秒。这首诗警示我们:时光飞逝,白驹过隙,回首往事,方知光阴的宝贵。那池塘春草与阶前秋叶的对比,更是让人感叹岁月的匆匆。

02 《春日》

在春天的日子里,万物复苏,百花齐放。

此诗表面上看似描写春日的风景,实则蕴含深刻的哲理。朱熹借春风喻指圣人之道,其拂过之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里的“东风面”和“万紫千红”都是对自然与生命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人性、社会的启示。

03 《观书有感》其一

方塘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其水源何来?

朱熹以方塘的清澈喻示学问的深邃。只有源头有活水,方塘才能保持清澈。这首诗告诉我们,无论是读书还是做人,都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才能保持心灵的清明。

04 《观书有感》其二

巨舰在江中自由行驶,靠的是何力量?

此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读书治学的道理。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灵感涌现时,便能轻松自如地驾驭知识,如同巨舰在江中自由行驶。这也是对人生旅途的启示,只要我们不断积累,便能应对各种挑战。

05 《水口行舟二首·其一》

行舟经历风雨后,依旧看到青山绿树。

这首诗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大的风雨,只要我们内心坚定,便能像青山绿树一样,屹立不倒。历经风雨的洗礼,我们依然能保持初心,面对世界。

06 《偶题三首·其三》

寻找溪源却惘然,始信真源不可见。

朱熹在此诗中表达了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和领悟。真正的源头或许无法抵达,但我们依然可以欣赏途中的美景。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领悟,也是我们从中收获的所得。

朱熹的哲理诗,如清泉流淌,又如高山深谷,需要我们用心去感知,去领悟。这些诗不仅是对人生的思考,也是对世界的洞察。信步人生,信手写诗,朱熹以诗的形式,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