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昆虫的名字和特点


五月的上海乡间,昆虫纷纷活跃起来。夜晚时分,廊灯下可见各种各样的飞蛾起舞,草丛中则传出“喇喇蛄”的鸣,远处的竹林中,萤火虫闪烁的微光增添了几分诗意。

生活在城市钢筋森林中的你,或许早已久违这些小生灵的踪迹,只能在昆虫馆中一睹它们的标本风采。日报的记者,结合自己小时候与昆虫嬉戏的经历,盘点了上海夏天常见的昆虫种类,让我们看看其中有多少是你熟悉的?

【蝉】

也叫“秋蝉”或“知了”。蝉的种类繁多,通常体型较大,翅膀长而有力。由于其行动相对缓慢,因此是儿时捉虫的热门选择。当夏日午后阳光最烈时,便是捉蝉的好时机。虽然知了常常趴在树上不动,但因其位置较高,用手难以捕捉。我们需要用长竹竿绑上塑料袋或者直接用网兜来捕捉。

捉蝉也是一种需要技巧的活动。在乡间的树林里,知了的此起彼伏,但人一旦接近,它们就会停止鸣叫。我们需要通过听音辨位,找到目标后小心翼翼地朝那棵树靠近。在知了的世界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那便是烤熟后的美味。许多乡村小孩在玩耍时都会尝试烤制知了食用,其味道据说比烤鸡还要香。不过从健康角度出发,现代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避免食用这类。

【蝼蛄】

即俗称的“喇喇蛄”。蝼蛄飞行能力较弱,更擅长钻土,且行动能力比知了强。它们通常在夜晚才从土中钻出,因此较难捕捉。在夏日的夜晚,一家人会在宅前屋后乘凉,开着廊灯时,蝼蛄会被灯光吸引,朝着光源奔跑。它的特色绝活是力气大,拥有的“手臂”,堪称“掘进器”,在泥土中自由穿梭依靠的就是这对的肢臂。

【螳螂】

螳螂性格较为凶猛,是一种比较凶悍的昆虫。它们行动迅速,一旦感受到威胁就会用身上的大刀迅速攻击。即使捉到螳螂也无法长久饲养观赏,最好保持一定距离观赏。

【纺织娘】

这是一种充满文艺气息的昆虫。在夏日的草丛中,雄性纺织娘会发出类似“轧织、轧织”的声音吸引异性。小时候纺织娘是非常常见的昆虫,但现在已经不多见了。由于它们对野外环境的需求较高,一旦被抓住饲养就会失去鸣叫的能力,因此建议将它们放回田野中。

【天牛】

天牛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昆虫之一。它们外形漂亮、威风凛凛、有亮丽的黑色甲壳和醒目的白斑点缀以及威武的触角。由于天牛会飞且有时带有硬刺防身的特点它们不仅白天活动夜晚也出没有时甚至会飞进村民家中。乡村小孩喜欢让父母帮忙捕捉天牛因为它们既美丽又威风正是孩子们喜欢的样子。

【蝗虫】

蝗虫分为多种最常见的是灰色平头蝗虫和绿色尖头蝗虫。平头灰色蝗虫是成群结队造成蝗灾的主力军而绿色尖头蝗虫则相对温顺弹跳和飞行能力都不如平头蝗虫。有趣的是虽然蝗虫在昆虫界可以耀武扬威但在鸡面前却完全没了脾气无论怎么飞怎么跳都逃不过鸡的一啄。吃了蝗虫的鸡肉质更佳味道更鲜美。

【蟋蟀】】

提到蟋蟀我们往往会注意到它粗壮的大腿以为它们主要是跳跃的但实际上上海乡间的蟋蟀爬行能力极强只有在危急情况下才会使用跳跃“绝学”更危险时才会摇动翅膀飞行一段。但并不是所有的蟋蟀都会飞。它们喜欢钻进阴暗无光的缝隙因此在时最容易抓到大量的蟋蟀。但请注意蟋蟀好斗抓到后需要单独饲养否则容易发生斗殴咬伤的情况。上海乡间的夏天傍晚往往会下一场阵雨在蜻蜓低飞预示着降雨来临之际人们会忙着收衣服这些蜻蜓成了雨季来临前的信号之一也构成了夏日傍晚一道独特的风景。 图解:网络 编辑:笪曦联系邮箱:[您的编辑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