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棉与竹节棉的区别
购买衣物时,常常会被一些标签如“纯棉”和“全棉”所困扰。许多商家会利用消费者的困惑,滥用这两个术语进行夸大宣传。比如产品标签上常出现的“百分百纯棉”,在实际中却往往引发混淆。
那么,究竟什么是“纯棉”和“全棉”呢?标准GB/T 29862-2013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按照这一标准,“纯棉”和“全棉”都表示产品由单一的纤维组成。也就是说,只要面料仅由一种纤维制成,就可以在名称前或后加上“百分百”的标识,或者简单地称之为“纯”或“全”。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标注为“全棉”或“纯棉”的产品都含有百分之百的棉。如果产品中的装饰线或特殊纤维含量不超过5%,它仍然可以被称为“全棉”或“纯棉”。实际上,即使是衣物中棉的含量只有70%-80%,也可以这样标注。在标准中,详细说明了这一点。“纯棉”面料中可能含有10%-20%的非棉成分,这些通常是合成纤维,如涤纶或氨纶。这些合成纤维的加入,能够提高衣物的弹性、抗皱性和耐磨性。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一件衣物是否真的是纯棉的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辨别:
1. 手感和外观:纯棉布料布面光泽柔和,手感柔软,弹性较差,易皱折。如果抽出布料的经、纬纱观察,可以看到纤维长短不一。
2. 燃烧测试:纯棉纤维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和烧纸的气味,燃烧后产生的灰烬可以轻易捏碎。如果布料中含有化纤成分,则燃烧时会有黑烟和烧焦的味道,燃烧后形成黑色硬点。
3. 通光观察:在光照下观察纯棉织物,不会看到明显的光泽或闪光。如果布料过于白亮,可能是因为添加了荧光增白剂。
4. 看回弹速度:纯棉面料的回弹速度相对较慢,因为棉纤维的弹力较弱。如果衣物的褶皱回弹速度很快,可能含有其他纤维成分。
衣物的洗标也是判断材质的重要参考。洗标上的安全标准分为A、B、C三类。A类适合婴儿使用,如尿布和衣物,PH值平衡,无甲醛刺激;B类适合贴身穿着,如T恤和;C类则不太适合直接贴在皮肤上,如外套等。但请注意,仅仅看棉的含量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产地、工艺和原料等因素。例如,棉的种类很多,有细绒棉、粗绒棉和长绒棉等。长绒棉按产地又分为新疆棉、匹马棉和埃及棉等。织法和面料处理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衣物的品质和舒适度。在选择衣物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挑选合适的材质和工艺。了解棉的分类和应用,就能避免在购物时踩坑。根据需求选择对的材质和工艺,才能真正享受舒适和美观的穿着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