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m等于几厘米


近期,受冷涡云系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迎来大范围雨雪天气,范围广且强度强,堪称历史同期罕见。截至特定时间,黑龙江东部、吉林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等地出现了大到暴雪,降雪量达20-37毫米;而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部分地区则出现了大到暴雨,降雨量超过百毫米。统计数据显示,多个地区的日降水量已经突破了历史极值。

那么,这场大雪到底有多深多厚呢?气象界将大气中的降水统称为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降水的多少通过降水量来衡量。降雪量则是降水量的一种,指某一时间段内降落到地面并完全融化后的雪深。1毫米的降雪量对应的是1厘米的积雪深度。但这也并不是绝对值,不同区域因为地面温度、湿度等因素,积雪深度会有所不同。

专家介绍,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存在差异。受到地面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的雪花密度低、蓬松度高,堆积起来的高度相对要高;而南方地区的雪密度高、蓬松度低,因此同样的降水量级下,积雪深度在南北方是不同的。

除了降雪量,大家还关心另一个问题:为何这次雨雪天气如此复杂多变?张峰表示,下雨还是下雪主要取决于大气整层的温度分布情况。如果整层大气温度都低于0℃,则出现雪花相态;反之则为雨形态。但大气中的温度不会均匀分布,如果高层和底层气温都低于0℃,中间存在一个暖层,那么下的就可能是冰粒或冻雨。这次过程中,吉林的特殊情况也是由于存在暖层导致的。

尽管这次冷空气带来了明显的降温和雨雪天气,但许多网友并未感受到强烈的寒意。这是因为气温下降最大的区域集中在内蒙古东南部、吉林中部等地,而局地降温幅度超过14℃。冷空气还带来了大风和沙尘等“伴手礼”。张峰提醒,除了降温和雨雪天气,大家还需要注意防寒防风措施,增加衣物以应对气持续下跌。

未来几天,江南及以北地区将迎来新一轮雨雪天气,部分地区还将出现道路积雪结冰和低能见度天气,对交通出行造成不利影响。大家出行需提前做好准备,注意交通安全。气象报社提醒广大市民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谨防感冒。本文专家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