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对植物的影响和植物的适应途径
新疆及西北地区的春天,沙尘暴频发,除了给人们带来“吃土”的困扰外,也给当地的果树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花期蕾期,沙尘暴对果树的影响更是多方面且严重的。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沙尘暴对果树花期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一、沙尘暴对果树花期的物理影响
沙尘暴带来的强风和大风沙尘,容易吹落花瓣、折断花枝,导致花朵数量减少,直接影响授粉和坐果率。沙尘颗粒的摩擦会花朵表面结构,影响花粉的附着和萌发。沙尘还会覆盖在花蕊和柱头上,阻碍花粉的正常传播和接收。
二、授粉过程的受阻
沙尘暴期间,由于能见度低、风力强,蜜蜂等传粉昆虫难以活动,导致虫媒花授粉率下降。强风可能吹散花粉,使其无法有效落在目标花朵上,对依赖风媒传粉的果树如桃、杏等造成不利影响。
三、微环境的改变
沙尘暴会遮蔽阳光,削弱光合作用,导致花朵营养供应不足,易提前凋谢。沙尘暴常伴随降温,低温抑制花粉活力和花开裂。若后续快速升温,可能加速花朵衰老。干燥沙尘加剧空气湿度降低,导致柱头黏液干燥,花粉难以萌发。
四、土壤与水分的影响
沙尘覆盖土壤表层,阻碍根系呼吸和水分渗透,间接影响花朵水分和养分吸收。若沙尘中含有盐碱成分,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抑制果树整体生长。
五、生理胁迫的影响
沙尘暴引发的逆境促使果树产生过量活性氧,损伤细胞结构,加速花朵衰老。反复沙尘暴可能导致果树营养储备不足,次年花芽分化减少,花期推迟或缩短。
六、不同果树的抗逆性差异及应对措施
新疆及西北地区的部分树种如枣、沙棘等适应干旱环境,受沙尘暴影响较小。一些对沙尘和湿度变化敏感的树种如苹果、梨、樱桃等可能会显著减产。
对于沙尘暴的应对措施包括:建立防风林、覆盖地膜或遮阳网进行防护;灾后通过喷水清洗花朵、补充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来修复损伤;人工干预如人工授粉、增施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结构。
特别对于农田行者方案,针对沙尘暴后西梅园的管理提出了三个要点:1. 树体冲沙,恢复气孔通透性;2. 叶面喷施,补充营养、防病;3. 清理园内积沙,防止土壤板结、根系缺氧。其中,冲洗树体附着沙、叶面喷施叶面肥的操作需注意气温、时间的选择,以确保效果并避免对果树造成进一步损害。
沙尘暴对果树花期的影响具有累积性和复杂性,需结合具体树种和气候条件采取针对性管理,以减轻损失。春季气温波动和天气变化在沙尘暴后的管理中也需特别注意,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