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火车站什么时候建的
火焰山下的巡检勇士
张传武
早上7点,钟祥公司熟料烧成工段的巡检勇士徐红平已到达他的岗位,开始一天的挑战。他的巡检区域是高水泥熟料烧成系统,其中大窑更是核心设备,温度高达300℃以上。在这个职工们心中的“火焰山”,徐红平已经守护了10年。
每天,他需要细心检查30多个部位,包括三对托轮、油路系统、高达100多米的预热系统以及出料系统等。在高温环境下,与这些设备零距离接触,记录每个检测点的数据,一遍下来至少需要40分钟。
“在这样的高温天气,连穿湿透的衣服都是一种奢望。”徐红平说。每次巡检,他都会感受到热浪扑面而来,全身燥热,脸部有被灼伤的感觉。只有穿上厚外套,才能减轻热浪的侵袭。
在铁轨旁的指挥家
刘猛
烈日下,常州火车站奔牛站调车班的调车长钟燕磊正在传达调车计划。在这个由四名90后组成的调车组,他们冒着高温在车站和货场之间来回奔走,一刻不停。
调车长钟燕磊介绍,他们的任务是把车列拆解开来重新编挂,把货物运到目的地。一天下来,一名调车员要不停地跳上跳下上百次,重复摘接管几十次。在这个烫人的夏天,车厢和铁轨的表面温度高达52℃。
调车人员一个班下来,汗如雨下,每天都要在烈日下走10公里以上。尽管穿着长袖工作服,带好手套,扎好安全带,但汗水仍然不住地流淌。为了确保安全,他们常常要穿着湿透的工作服工作两三个小时。钟燕磊笑着说:“每次洗衣粉和衣服一起放进洗衣机,洗出来的都是汗沫。”
汗流浃背的工人们
在冀东油田的高124X3井作业现场,工人们在高温下进行压裂前的准备。每滴汗水都在守护安全。西北油田雅克拉采气厂的大班长杰,正在雅克拉集气处理站里奔波忙碌。他的工衣后背上,早已是一层层白色的盐渍。
杰曾经是一名钻工,后来来到雅克拉采气厂采油气管理一区。每天,他都早早备好矿泉水,安置到各个施工点。他知道,这些水会变成检修现场的汗水。在高温下,他带着施工安全措施单,仔细检查每一个施工点,确保安全无虞。
立秋已过,但秋阳如虎。杰在日头下监护,一天下来至少得7个小时。对于他来说,高处作业、二级动火、受限空间,哪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汗珠如雨,顺着安全帽淌过眉梢、鼻尖、脖子,工衣后背。他觉得,和当年义无反顾冲向火海的钻工们相比,眼下的烈日和高温都不算什么。
喷火的炉膛与铁打的汉
立秋虽过,热度不减。在石油抚顺石化热电厂新厂锅炉车间,“零米”装置现场的巡检工刘茂贵正在锅炉装置集汽包平台进行巡检。这里就像锅炉上面那个烧开的大水壶,永远处于沸腾状态。室内环境温度高达45℃,布满了纵横交错的高压管线。沿着狭窄的巡检路线快速行进,刘茂贵一边快走,一边用手电筒麻利地扫视着各处点位。常年跟喷火的炉膛、怒吼的磨煤机打交道,也锻造出锅炉人的“钢铁精神”。然而身体毕竟不是铁打的,走出汽包区的那一刻,他们会感到异常凉爽。为了保证安全与健康他们在工作服里加穿纯棉背心以吸汗工作时只喝热茶无论冬夏是多么热的天气也不会轻易回操作室吹空调以防身体出现问题。夏季高温多雨燃煤潮湿容易发生闪爆是整个夏季锅炉车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在这个时期工人们更需要注重责任心保证工作中的小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不留隐患这是他们的信念和使命。”新时代的工人们虽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但他们依然坚守着那份初心和责任与困难对抗成为真正的英雄人物为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火焰山下不分日夜勇往直前的工人们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