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故事
在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有一位名叫重耳的公子,因战乱而在外,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困苦,生活十分艰难,常常只能依靠野菜来缓解饥饿。
某一日,由于饥饿难耐,重耳无法继续前行,便与随从来到了介子推的简陋房屋前寻求帮助。
介子推见到他们后,立刻邀请他们进入家中,用家中仅剩的口粮招待他们。当粮食吃完后,介子推便去采摘野菜以充饥。
有一天,看到重耳饥饿难耐,介子推默默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将其切成肉丝与野菜一起煮给重耳食用。
当重耳问及肉的来源时,介子推并未言语。只看到他走路一瘸一拐的,后来重耳才了解到是介子推割自己的肉给他吃的,内心深受感动,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他。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并成功登上皇位,成为晋文公。他重赏群臣,却唯独遗忘了介子推。幸亏有大臣提醒,他才恍然大悟,于是派人去寻找介子推。
介子推因无心仕途,拒绝了晋文公的召见。晋文公以为是自己的礼数不够,亲自前去请介子推出山。
介子推得知消息后,便背着老母躲入深山之中,那就是绵山。晋文公派人寻找了多日,但山势辽阔,实在难以找到他们。
这时,一位大臣建议放火烧山。他认为介子推是个孝子,绝不会让老母被烧死在山中,一定会背着母亲逃出来。
于是,晋文公下令烧山,四面之中烧了三面,留下一面等待介子推出现。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却未曾出现。
晋文公担忧不已,命令熄灭大火并再次进山寻找。最终在一棵大柳树下找到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他们已被大火烧死。晋文公深感懊悔,为失去了这位救命恩人而痛心不已。
为了纪念介子推的恩情,晋文公下令全国在清明前一天,禁止生火做饭,全民只吃冷食,以表达对介子推的缅怀之情。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这个故事感人至深,让人不禁感叹介子推的胸怀——不慕功名,不贪利禄。在此留下诗篇以作纪念:
寒食怀古
清明前夕哀思浓,
家家插柳忆忠贤。
绵山之下寻踪迹,
寒神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