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为啥要吃冷食?讲讲介子推的感人故事
寒食节吃冷食的习俗,源于一个古老而感人的故事,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紧密相关。相传,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期间,生活困苦,介子推为了照顾重耳,不惜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煮成汤给他喝,以维持生命。重耳得以存活并最终返回晋国成为君主(晋文公)后,论功行赏,却忘记了这位曾对他伸出援手的人。介子推不愿邀功,也看不起这种虚伪的奖赏,便隐居到绵山之中。
后来,晋文公得知真相后,深感愧疚,带着群臣前往绵山寻找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决心不问世事,躲藏起来不肯露面。晋文公为了逼他出来,下令放火烧山,企图用火势将他逼出藏身之处。然而,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却始终不出来,最终与母亲一同被烧死在绵山的山洞中。
晋文公见到介子推的遗体,悲痛万分,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并规定全国在这一天不得生火做饭,只能吃预先准备好的冷食,以示对介子推的哀悼和纪念。从此,寒食节吃冷食的习俗便流传开来,成为寒食节最重要的传统之一。这个故事也教育人们要懂得感恩,珍惜他人的付出,同时提醒人们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因名利而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