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版西游记和86版西游记
在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电视剧《西游记》的86版中,曾经换过三位唐僧角色的演员。其中第二位扮演唐僧的徐少华,虽然他的戏份并不如其他演员多,但是他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观众们誉为“最好看的唐僧”。为什么大家对徐少华的印象如此深刻呢?让我们通过他年轻时的照片来揭晓答案。
在1984年剧组的工作照中,年仅26岁的徐少华穿着黑西装白衬衫,头发整齐有序。他的皮肤异常白皙,眉毛而醒目,在人群中显得特别出众。虽然有人曾说他进剧组是因为外貌,但实际上他在背后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努力。
徐少华出生在一个青岛的普通工人家庭。他的父亲在东北工作,母亲是一名医生,要养活全家六口人。当时家里的生活非常拮据,每个月只有30块钱的生活费。为了节省开支,他的母亲早出晚归,有时甚至饿着肚子以节省饭钱。徐少华从小就展现出对舞蹈的热爱,并且总是比其他孩子更认真地练习,老师们经常称赞他特别能吃苦。
1976年,他成功考入山东五七艺校话剧班,这个学校全省只招24人,他原本有机会在剧团获得稳定的工作。1978年高考落榜对他的打击很大,这激发了他决定跟随老演员学习演戏。他白天,晚上背诵台词,非常努力。1980年,他拍摄了第一部电影《精变》,获得了300块钱的片酬,这笔钱相当于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资。
随后,《西游记》的导演杨洁找到了他试镜。最初是让他试演小白龙,但最终决定让他扮演唐僧。为了演好唐僧这个角色,徐少华深入研究,甚至在内蒙古拍戏时,中午阳光毒辣,他躲在卡车下研究剧本。他认为唐僧不应该是一个毫无情感的木偶,而应该有活人的感情。
观众最喜爱的“女儿国”那一集,实际上是徐少华提议改拍的戏。他要求增加唐僧和女王逛花园以及在屋内对话的戏份。他认为如果唐僧完全不动心,反而会显得不真实。在拍摄这场戏时,他和反复排练了二十多遍,以找到既心动又克制的表情。
徐少华在剧组拍摄了六年,在他最红的时候突然决定辞职去上学。他一直渴望能够考上大学,最终山东艺术学院向他发出了录取通知书。当时,《西游记》的前11集刚刚在播出,全国观众都在讨论这个“最帅唐僧”,然而演员本人却已经回到学校继续深造了。
剧组的同事们都说徐少华非常较真。有一场念经的戏他拍了十五遍,以确保嘴型与相符。他为唐僧设计了诸多小动作,比如走路先迈左脚、擦汗只用右手等。这些细节让观众感受到唐僧角色的真实生动。
离开剧组后,徐少华白天上课晚上坚持去剧场演出。有一次他发着高烧仍然坚持排练,最终晕倒在后台。他的同学们说他比以前更加拼命了,可能是因为他不想仅仅被看作是“靠脸吃饭”。现在回顾他当年的剧照,那种读书人的气质或许正是在学校重新修炼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