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和芦芽是一种植物吗
在遥远的异乡,南京文人龚乃保在光绪二十五年深感思乡之情。不同于曾经江宁(今南京)知府王安石的吟唱,他将浓浓的乡愁转化为对家乡美食的渴望,特别是那本描述南京蔬菜的美食书籍《冶城蔬谱》。此书不仅详细记录了金陵城里的蔬菜,更是把二十四种生长于水边、根茎豆叶皆有韵致的蔬菜一一细数。十多年后,龚乃保的学生王孝煃续作《续冶城蔬谱》,新增了更多令人垂涎的蔬菜品种。
南京人对蔬菜的热爱不仅仅局限于这两位文人,整个江南地区都有着深厚的蔬菜情缘。历史上,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人们对时令蔬菜情有独钟。欧阳修曾以诗表达这种饮食文化:“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而这种饮食文化也可以简洁地概括为:“春天南京一大怪,不爱荤菜爱野菜。”
南京人对于蔬菜的热爱并非无因,江南地区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为生长各类蔬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初春时节,寒意未消,绿意已悄然蔓延。南京人独具慧眼,选出了经典野菜组合“七头一脑”,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韵味和历史背景。
这些“头”类蔬菜,如枸杞头、马兰头、香椿头等,都是江南风物的代表。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口感和烹饪方式,无论是凉拌还是清炒,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其中,马兰头的香味被描述为茉莉花般的迷人姿态,江南风物的距离和方寸感被它拿捏得刚刚好。
除了这些“头”类蔬菜,江南的蔬菜种类还有很多,如野苋、韭黄、白芹、春笋等。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口感和烹饪方式。比如芦蒿,这种茎秆植物口感清香脆爽,烹饪时须避免油腥,通常以素炒的方式呈现其清纯之美。
南京人对这些蔬菜的热爱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口感,更是因为它们承载着家乡的味道和记忆。这些蔬菜是江南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在春天来临之际,走进菜市场,戴口罩逛一圈,菜篮子就会被新绿的嫩叶塞满,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些蔬菜不仅是美食,更是春天的象征,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无论是江南还是整个,对蔬菜的热爱都是对生活的热爱。每一颗蔬菜都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