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a和安踏是一个公司吗


在2008年北京会的开幕式上,体操王子李宁点燃了主火炬,这也使得李宁品牌(02331.HK)迎来了其历史上的高光时刻。同年,企业实现了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长。李宁的“飞天之路”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2012年,安踏(02020.HK)的营收首次超过了李宁,坐上了运动品牌的头把交椅。此后的近十年里,李宁难以再次超越其“草根出生”的竞争对手。

从财报数据来看,无论是营收、净利润还是总市值,李宁都远远落后于安踏。两家企业相爱相杀了三十年,那么李宁为何会失去第一的位置,而安踏又是如何逆袭的呢?让我们从头开始讲述。

一、起点

体操王子李宁与晋江小厂安踏

李宁品牌成立于1989年,而安踏成立于1991年。两家企业在起步时差距巨大,可以说一位出场便是“高富帅”,而另一位则是妥妥的“穷小子”。

在李宁品牌成立之前,李宁作为我国体操运动员,已经获得了众多奖项与荣誉。1984年洛杉矶会上,李宁一举夺得三金两银一铜,成为该届会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被誉为体操王子,也是国人骄傲。

退役后的李宁开始了商业生涯,创立了李宁公司。让消费者买单的不仅仅是李宁的产品和设计,更是李宁背后的荣誉和情怀。这种文化认同也形成了李宁品牌与生俱来的文化壁垒。

而安踏的创始人丁世忠,在福建晋江创办了安踏品牌。初期安踏主要承接海外订单业务,加工国外品牌,并逐步积累原始资本。安踏也开始自身品牌的渠道建设。尽管在一众晋江系品牌中并不起眼,但它始终有着成为行业领头羊的目标。

二、开跑

营销激进VS营销中立

安踏的起点并不高,但它的目标是一哥李宁。想要接近对手,唯有奋起直追,甚至需要“赌一把”。

安踏选择了另一位运动偶像孔令辉作为形象代言人,开创了国内“体育明星+”的营销模式。这一策略大获成功,使安踏迅速被国人熟知。此后,安踏又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巩固了自己的市场地位。

相比之下,李宁在营销方面则相对保守。虽然签约了当红明星瞿颖作为形象代言人,但在孔令辉夺冠的消息传来时,安踏的营销策略显然更加有效。在赞助方面,李宁在错过与CBA的合作机会后,花了更长的时间才重新获得市场份额。

三、转折

品牌高端化VS品牌多元化

随着北京会的到来,安踏一直在接近对手,但难以超越对手。转折点也随之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