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顺口溜四句话简短


腊八节的传统与现代:麦仁饭与腊八粥的故事

作者:李萍

核心提示

那几句流传民间的顺口溜:“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谁家灶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生动地描绘了腊八节的到来,过年的氛围愈加浓厚。

在的临夏乡村,每当腊八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煮麦仁、做麦仁饭的传统。饭里包裹着扁食,寓意着丰收与富足。传说,腊月八日的麦仁要吃到过年,象征着年年有余,岁岁平安。

制作麦仁饭的过程可谓是一门技艺。将麦子与适量水放入碓窝,经过石锤的反复捣压,麦衣破裂,麦粒变得柔软,吸足了水分。犹如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麦粒失去光泽,变成白色的麦仁,成为乡村腊八饭的主角。

为了准备踏麦仁,腊月初三或初四就要开始忙碌了。村里的碓窝数量有限,需要排队等候,否则可能轮不上。腊月里的女人们都很忙碌,要准备过年,所以这也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

姥姥家的碓窝位于院外核桃树下,每到腊八前都热闹非凡。喜鹊在树上嘎嘎叫个不停,为踏麦仁的女人们伴奏。踏麦仁是一项技术活,需要掌握恰当的水量。女人们在碓窝里舂小麦时,会低声哼唱,虽然体力消耗大,但心情愉悦。

煮麦仁也是个精细活儿。姥姥只放一点盐,用大火烧开慢火炖煮,像煮骨头一样,需要几乎一个下午的时间。屋子里弥漫着麦香味,让人食欲大增。煮熟的麦仁除了做腊八饭,还要分给家里的牲畜一些,表示共享喜悦。

除了麦仁饭,有些人还会煮腊八粥。这是一种咸甜两吃的美食。一种放花椒料包姜及咸盐煮成五香,另一种则放冰糖枸杞桂圆煮成甜的。液化气灶上,火苗噗噗有声,两个锅里的腊八粥也噗嘟噗嘟地冒着泡,主人在欢声笑语中搅拌着,生怕粘锅。

如今,很多人与时俱进,腊八这天既吃腊八粥又吃火锅。还有一些人家依然坚持吃麦仁饭,只是配菜更加丰富,荤素搭配,让人垂涎欲滴。不论是老样子惯,还是与时俱进的创新,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做得多,必有剩饭。如此,似乎腊八节就更加完美了。

不论是腊八粥还是麦仁饭,都是对腊八节的尊重和念想,是对传统的延续。大江南北,所有人对腊八节的欢欣鼓舞都是相同的,温暖、圆满、吉祥、健康、欢喜的寓意是大家都一致认同的。随着年龄增长,对腊八节的记忆也会越来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