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结茧后要把茧取下来吗


金秋时节,正是蚕茧丰收之际。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皇华镇石祥村,蚕农陈德强正在忙碌地煮茧缫丝,向记者分享他几十年来的手艺生活。这项技艺,从小跟随爷爷学习,至今已有数十年的经验积累。

面对沸腾的大锅,陈德强娴熟地将干茧置入水中,经过煮透后,原本紧密的蚕茧变得疏松。随后,借助缫丝机,将蚕茧中的丝细心抽离出来。“每一个拇指大小的蚕茧,竟能抽出约1000米长的茧丝。”他向记者介绍。

皇华镇拥有悠久的种桑养蚕传统,当地的老人和妇女几乎都精通桑蚕制物的技艺。从桑养蚕、蚕结茧、剥茧抽丝到织锦制作,桑蚕的附加值在蚕师们勤劳的双手下不断提升。

在张维敏的石鹅村蚕丝作坊内,流水线上的技师们正在制作手工蚕丝被。经过煮茧、剥茧、分离蚕蛹和杂质等层层工序后,将蚕丝绷套在铁弓上,制成蚕丝绵兜。晾晒干燥后,女工们将其扯成丝网,均匀铺展,一床纯手工的蚕丝被便大功告成。

皇华镇依托自身历史和环境优势,积极鼓励群众发展桑蚕产业。桑叶养蚕,树干制枕,蚕蛹作为高蛋白食材,而蚕丝则可制作绸布、被子等。这一产业作为高效致富的“短、平、快”项目,为养蚕户铺就了致富之路,不仅传承了深山丝织技艺,更演绎了“化蛹成蝶”的增收故事。

目前,全镇80余户养蚕农户,四季养蚕,春季、夏季、正秋和晚秋均有收获。一季产茧量达1万余公斤,均价每公斤45元,产值高达45万元。全年下来,仅蚕茧产值就能为全镇养蚕户带来180余万元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