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动画和二维动画的区别在哪
近期,国内主流视频平台集中发布了未来一两年内的动画IP计划,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以及B站等共公布了188部动画作品,其中不乏备受瞩目的国产动画IP。线下院线市场也传出好消息,国漫动画《新神榜:哪吒重生》定档春节,吸引了大量关注。
动画产业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从上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到近年来的《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涌现出一批制作精良、备受好评的动画电影,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此,我们特邀动画创作团队、爱好者以及专家讲述他们的经历和观点,深入解析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
精品国产动画是群众的文化刚需
讲述人: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 钱建平
我有幸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参与了《大闹天宫3D》等经典影片的翻拍,以及《大耳朵图图》等项目的开发。通过这些实践和交流,我深刻认识到动画发展的意义与道路。上海美影厂曾留给几代人美好的集体记忆,集结了最优秀的动画从业者,他们打造出一批震动国人、惊艳世界的动画片。
这些精品之作,是动画人扎根于本土文化精耕细作的结果。今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动画如何创新?如何将文化装载于时代审美和先进技术的巨轮上,驶向市场的海洋?动画人正为此而努力。近年来,观众对国产动画的喜爱和宽容让我感动,我们也翻拍过一些经典作品,有赞誉,也有质疑和诟病。后者其实是对创新的呼唤,对动画再攀艺术高峰的期待。
我认为创新必须首先领会优秀作品的精髓。带着这样的认知,我离开上海美影厂,开始独立孵化开发动画片。首部作品《鱼之公主降临》与日本一线的二维团队反复磨合,有着浓厚而独特的东方意味。我们还建起了动漫创新,为一系列创新动画提供团队保障。
动画的创新梯队已渐渐浮出水面,田晓鹏、饺子、不思凡等人只是开端。国产动画的创新,不能局限在神话、传说、穿越等题材上,而应挖掘现实和未来题材的丰富宝藏。动画的深度研发更要吸纳各国人才,进行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式创新”,才是通向市场的希望之路。
通过“姜子牙”解读神话
讲述人: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制片人 高薇华
我从小受家庭熏陶,对古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持着敬畏之心。从事动画教学以来,我一直尝试开发原创动画项目,把经典的神话传说与当代精神结合起来。早在2014年,我就开始研究姜子牙这一形象。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成功带动了动画电影的繁荣,我们便计划以姜子牙为起点进行动画电影创作。
《姜子牙》是我们在动画艺术风格上的一次探索,采用独特的美学风格,以极简风格呈现丰富的视觉效果。作为一个“学院派”的创作团队,我们坚持为观众创作一部自己真正认同的电影。姜子牙身上有着理想色彩,《姜子牙》不是一部合家欢式的动画电影,而是在探讨和诠释更化、更深刻严肃的议题。这部作品的力量来自神话的内在精神。
除了创作动画电影,我还致力于用动画讲述被历史尘封的人物故事。我还与其他创作者合作打造了一系列展现传统文化的动画作品,如岩彩壁画风格的动画短片等。我钟情于神话故事,因为它们除了瑰丽的艺术想象,还有人朴素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对至善人格的永恒追求。如何让传统照进现实,激活创造力,是当下动画行业面临的最大考验。
国漫崛起是每一个动漫爱好者的梦
讲述人:配音演员、北京三格声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 徐静
我热爱配音事业,从一开始的幼儿类动画配音到国漫作品的配音,我不断学习和成长。配音演员要用声音的演绎让角色更加真实、,动画的配音更需要夸张的表演和贴合角色的张力。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是为《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的“兔子”和《一人之下》中的“宝儿姐”等角色配音。这些角色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创作的快乐,也让我看到了国漫崛起的希望。
作为一个配音公司创始人,我深知优秀的编剧、制作和配音人员是国漫崛起的关键。我们不仅要依靠从业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市场的支持。只有整个行业良好地运转起来,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后继力量。我始终珍惜每一个机会参与国漫作品的创作和配音工作,希望能为国产动漫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我也成立了配音公司“三格声米”,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加入这个行业,为的动漫产业注入更多的活力。
随着国风文化的兴起和国漫迷的壮大,“国风仿装”成为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