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1米2需要干预吗
孩子的身高问题,无疑是每位父母心头最牵挂的大事。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副健美的身材呢?近日,杭州一位妈妈为女儿的身高问题忧心忡忡。这名妈妈名叫张女士,她的女儿婷婷在班里算是偏高的孩子,但医生检查后却露出担忧的神色。
随着暑假的来临,孩子们有了些许空闲时间,许多家长便趁此机会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看看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在一场杭师大附院的义诊活动中,8岁的婷婷(化名)引起了医护人员的特别关注。
婷婷即将开学成为二年级的学生。前两天,张女士看到医院发出的义诊通知后,便早早地带着孩子来到杭师大附院小儿内门诊。原因是婷婷的胸部开始发育了。
按照婷婷的年龄,标准身高应为128厘米左右,而她稍微高出一些。这么早出现确实令人担忧。接待张女士的是杭师大附院儿科医师施长春教授。在了解了婷婷的情况后,他决定为孩子拍摄手部的骨龄片。
结果令人忧虑,施教授看完骨龄片后皱起了眉头:“女孩的骨龄已经超过11岁,提前了三年多。虽然目前她的身高比同龄女孩高两三厘米,但按照11岁女孩的标准身高来看,却足足矮了16厘米。如果按当前的骨龄和身高进行预测,她长大后的最终身高将不到150厘米。”
这个消息让张女士难以接受,她的眼圈红了。为了争取更多的生长空间,施教授对婷婷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包括验血、B超和脑垂体磁共振等。接下来,婷婷将接受抑制性发育和促进长高的系疗。
杭师大附院儿科朱亚非表示,类似婷婷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小儿内科每年都要接诊上千例因性早熟导致终身矮小的患者。这些孩子一开始可能长得比同龄孩子快,但最终身高却比同龄人矮。
学龄期的孩子提前迎来青春期,其危害不容忽视。施教授解释说,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孩子的学龄期,此时他们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已经与相似,但系统的发育尚未开始。由于营养过剩、环境污染和心理因素等,很多女孩在六七岁时胸部就开始发育,甚至在小学四五年级就进入生理期。男孩则在小学未毕业时便出现胡须、变声等成熟现象。
施教授强调早发现和早干预的重要性,并提醒家长可以通过“一摸二看三听四量”来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摸”是指定期女孩的胸部是否有硬结;“看”是指观察孩子的胸部和外器有无增大;“听”是听孩子有无变声;“量”则是定期测量身高和体重,观察是否有突然加速的情况。
为了防止性早熟,家长们在孩子的日常饮食中需要注意避免让孩子吃太多“上火”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等。“发”和“补”的食物也应少吃,如鸡、鹅、海参等。反季节的瓜果蔬菜也应尽量避免。除了饮食之外,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活动也很重要。
施教授提醒家长们收藏一份身高对照表,并记住“摸、看、听、量”这4个字,以便及时发现孩子生长发育的异样。家长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发育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