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
生病让人变瘦的背后真相:不仅是营养流失,还有免疫保护的机制
许多人在经历一场大病后,会发现体重明显减轻。通常,人们会认为这是生病期间食欲不振,营养流失造成的。最近一项在《细胞报告》上发表的研究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项研究指出,生病导致体重减轻可能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保护”反应。
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感染时,身体会通过消耗脂肪和肌肉来增强急性期免疫反应。脂肪在感染时虽然会减少,但其对抗感染的作用有限。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肌肉的消耗,它能与特定免疫细胞结合并阻止感染。这种能量消耗的过程是有控制和短期限制的,长期持续可能会加重疾病。
那么,为什么生病期间需要补充蛋白质呢?
在生病期间或疾病初愈时,人们常被告知要补充蛋白质。这主要是因为,当遭受病毒侵袭或受伤时,体内的蛋白质会加速分解,同时某些营养素的量也会增加。摄入优质蛋白质可以帮助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修复,摄入富含精氨酸和半胱氨酸的优质蛋白质尤为重要。
除了补充蛋白质,运动也是增肌的重要方式。根据临床评估,肌肉含量和肌肉力量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不同的人群,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增肌方式。
健壮的中青年可以选择中高强度运动,如负重训练、哑铃操等。而体弱的中老年人则更适合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等,他们也可以选择一些自重训练方式,如蹲起、深蹲等。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保证营养摄入和适度的运动是必要的,但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生病让人变瘦不仅仅是营养流失的问题,还可能涉及到身体对抗感染的免疫保护机制。在生病期间,合理补充营养和运动是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无论何种情况,都要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方式,切勿盲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