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粉是饭前还是饭后服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调理身体,无论是日常养生还是疾病治疗。中的煎服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我们仔细把握。
一、煎前的准备
1. 选择:煎首选砂锅,因其受热均匀、性质稳定。避免使用金属,以防化学成分反应。
2. 材清洗:中饮片一般不需清洗,如有需要,迅速清洗一下即可,避免化学成分流失。
3. 浸泡材:材需浸泡15-30分钟,有利于成分溶出。
二、煎煮过程的关键
1. 火候控制:先武火后文火,即先大火煮沸,再改小火慢煎。
2. 煎煮时间:根据方剂和材功效确定,一般煮沸后煎20-30分钟。
3. 特殊煎法: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煎汤代水等,需按医嘱规范操作。
三、服时的注意事项
1. 服时间:汤剂一般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间隔4-6小时。时间的选择要根据病情决定,如饭前或饭后服用。
2. 服方法:一般汤剂宜温服,解表需偏热服,并覆盖衣被以助汗出。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
3. 服禁忌:避免辛辣、油腻、腥膻、生冷食物,以免影响效。
四、保存方法
1. 自煎中汤剂:冷藏保存,保存时间为3天以内。
2. 代煎中:医院代煎的中汤剂保存时间为7-14天,注意保存温度不超过5℃。如果发现液变质,不可继续服用。
五、关于中配方颗粒与代煎中的对比
中配方颗粒和代煎中都是便捷的选择,与传统自煎中相比各有优缺点。中配方颗粒无需煎煮,即冲即服,方便携带;而代煎中则经过专业煎煮机器处理,灭菌彻底,保存时间长。但二者效可能与自煎中有所不同。选择哪种方式应结合自身病情和需求来决定。
中的煎煮和服用需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方法,以达到最佳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的剂科中师姚嘉雄提醒我们,合理规范煎煮中至关重要。有时因病情轻重、个体差异等需谨遵医嘱,以达到最佳的调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