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古诗讲解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组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这组诗共有六首,每首都以“杂兴”为题,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中农村生活的不同景象。其中第二首题为《夏日田园》,全诗如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乡村的景象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农民在炎炎夏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以及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农耕和种植瓜果的生活片段。

第一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描述了白天农民们到田间劳作,晚上则在家中搓麻线。这里的“昼出”指的是白天出去劳作,“夜绩”则是指夜晚在家搓麻线。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农民们勤劳朴实的生活状态。

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进一步描绘了乡村家庭中的分工合作。这里的“儿女”指的是家中的男女孩子,而“各当家”则意味着每个孩子都承担起了家庭中的责任,无论是农活还是家务劳动,都有人负责。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则是说孩子们还不懂得如何耕种和纺织。这里的“童孙”指的是年幼的孩子,“未解”表示他们还没有学会,“供耕织”则是指提供耕种和纺织的服务。这句诗反映了孩子们对农耕和纺织知识尚且陌生,需要大人的教导。

最后一句“也傍桑阴学种瓜”,则是说孩子们在桑树阴凉的地方学习种植瓜果。这里的“傍桑阴”指的是在桑树下,“学种瓜”则是指学习种植瓜果的技能。这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农耕和种植的知识,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实践。

整首诗通过对农民劳作场景的描绘和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展现,体现了宋代乡村社会的风貌和农民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传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