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结果的意思怎么造句
成语名字:苗而不秀
成语拼音:miáo ér bù xiù
成语注音:ㄇㄧㄠˊ ㄦˊ ㄅㄨˋ ㄒㄧㄡˋ
成语释义:苗,指的是庄稼刚刚出土;秀,指的是庄稼吐穗开花。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虽然具备某种天赋或条件,但却未能成就,如同有表面而缺乏实质。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或能力没有得以发挥或实现。
成语出处:来源于某文献,其中提到有些人只长苗而不结果,也就是说只有表面的发展却没有实际的成果。孔子在痛惜颜回早逝时也曾用此成语来比喻。后来逐渐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人的资质虽好却无成就。
成语用法:偏正式,可以用作谓语或定语。
近义词:无实质进展、徒有虚名等。
反义词:开花结果、卓有成效等。
成语造句:
我们必须加强人才的培育环境,避免人才只是苗而不秀,浪费天赋。
在文艺界多年,他始终苗而不秀,令人遗憾。
典故说明:此成语源于古代文献中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描述,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人的才华或能力的发挥情况的成语。在典源文献里,苗而不秀的字面意思是禾苗虽然成长却没有吐穗开花。汉代的孔安国认为这个词还有更深层次的比喻含义,就是万物虽然生长但成果实,人也一样。到了宋代,邢昺在《论语疏》中进一步解释了这个成语背后的含义,认为孔子是在痛惜颜回的才华,在还没有取得成就的时候就离世了。后来的文献中就将这个成语用于比喻人的资质虽好却无所成就的情况。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一:禾苗虽然成长却不吐穗开花。例句:今年麦田出现大量苗而不秀的情况,直接影响收成量;对于农作物苗而不秀的原因,专家们正在调查;这几年气候异常导致农作物苗而不秀,农夫们叫苦连天。语义说明二:比喻人的资质虽好却无所成就。例句:这孩子天赋聪颖长大后却未能成才;自恃聪敏而不努力学习,终究无法有所成就;那少年很有文才但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成语接龙:苗而不秀→秀才佳人→人定胜天→天长地久→久经风霜→霜雪满头→头头是道→道听途说→说短道长→长风破浪→浪迹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