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线耳机容易坏
下图展示了两款耳机,分别是价值1500元的AirPods Pro,以及仅需7.8元的原道酱。
如果选择让小伙伴们来决定,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AirPods Pro,因为它更昂贵,日常生活中使用也更加便捷。
但如果你长期出差,充电时间不稳定,还有使用耳机的硬性需求,比如在工作中交流、剪辑视频、审核片段等,这时,你还会选择AirPods Pro吗?
其实成年人往往会追求两者兼备。开个玩笑。
如果让我选择,我可能会选择有线耳机。最近,我想换耳机,因为经常出差,需要在手机上审核视频,对耳机有刚性需求,而且无线耳机总是让人担心电量问题。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频繁丢失耳机。不是今天左边耳机不见了,就是明天右边耳机落在酒店了。虽然这听起来有些夸张,但确实在我的身上发生过。
回归有线耳机并不是个例。前段时间,李荣浩也在微博上表示他一直在使用有线耳机,这与音质无关,而是因为他听歌量大,使用有线耳机不用充电。
微博上有一项关于是否还在使用有线耳机的投票,结果显示,目前37.6%的用户是有线耳机,62.4%的人使用无线耳机。
关于这个话题,不少博主加入了讨论,支持无线耳机的博主认为无线是一种便利,有线是一种束缚,而且还需要搭配转接头,更加麻烦。
而支持有线耳机的博主则更注重有线耳机的音质,并且存在和我相同的问题——使用无线耳机时容易丢失。
不管是支持有线还是支持无线,都有各自的理由。我猜也有不少人像我一样,最终不得不同时携带有线耳机和无线耳机。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们不禁思考,手机为什么不能像过去那样,既有3.5mm耳机孔,又同时使用无线技术呢?
大家熟悉的3.5mm耳机孔,是应用最广泛的音频接口孔。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内部空间如同海绵里的水,总会被各种新部件和技术挤压。
正如苹果iPhone 7引领了取消3.5mm耳机孔的,声称是为了优化手机内部空间。但实际上,手机的内部空间仍然可以挤出一些空间来容纳这个普遍的音频设备接口。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从单纯的通信工具转变为多媒体设备时,也曾使用过其他的音频插口。比如诺基亚曾使用2.5mm耳机孔,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更为普遍的3.5mm耳机孔。
3.5mm耳机孔从随身听扩展到更多设备,除了手机、游戏机、MP3等娱乐设备,还包括相机、电脑、录音设备等生产力工具。因此你会发现,如果有多个电子产品,比如iPhone、Windows的主机、Switch、相机等,一条有线耳机可以在各种设备上随插随用。但无线耳机的使用却不那么方便。比如同事中的视频摄影师需要用到有线耳机来、后期剪辑等工作都需要有线耳机来确保音质稳定。到目前为止有线耳机仍然是更好的生产力工具之一。当然无线耳机也有其便利之处特别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AirPods在苹果生态中可以实现无缝切换但这只是在一个特定的生态中当我们将应用范围扩大到常用的数码产品时我们会发现有线耳机的通用性更强在许多场景下它仍然是无法替代的比如在高铁站候车厅这类无线信号干扰强的地方蓝牙就可能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稳定性不如有线耳机因为有线耳机的连接更加稳定不受无线信号干扰的影响拥有了更方便好用的无线耳机就把用途更广适应性更强的有线耳机孔取消这就像是在夏天装了空调就把家里电风扇卖了这操作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是不明智的选择或许有人会说可以使用转接线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正如前面所说转接线是一个缺点特别是对于拥有多条耳机的用户来说每次都得保证转接线跟手机保持在一块否则就只能看着有线耳机的插头和手机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取消手机3.5mm耳机的是由iPhone 7引起的苹果的理由是优化手机内部空间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取消一个接口会牺牲一些功能和便利性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被单一的技术趋势所主导就像语音消息和文字消息应该并存一样参考资料CSDN:关于3.5mm音频接口的类型说明ScienceABC:电子设备上为何采用3.5mm插孔百科等。
希望这篇文章符合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