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


时光回溯到2002年12月11日,南非著名的克公园开始拆除与邻国的边界围栏,这标志着全球野生动物保护史上一个重大时刻的到来——大林波波河跨国公园的筹建启动。那么,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立背后,究竟蕴怎样的深意呢?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其中野生动物资源尤为宝贵。在我国,各种动物的种类繁多,占全球动物总数的约十分之一。在这众多动物中,兽类有450种,鸟类更是高达1186种。我国还拥有许多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等,它们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让人痛心的是,由于长期的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的,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以来,全球已有百余种兽类灭绝,且目前仍有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在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有多种大型鸟兽灭绝,许多珍稀动物正濒临灭绝的边缘。

保护野生动物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珍贵的生物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遗产,一旦灭绝,就再也无法复生。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这不仅关乎我们当前的生产生活,更关乎子孙后代的福祉。

而建立自然保护区,无疑是保护野生动物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全球已建立了数千个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极为广阔。在我国,也已建立了400多处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类型多样,有的以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为主,如广东的八宝山自然保护区;有的则以保护某种珍稀动物为主,如四川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专门保护大熊猫;还有的则保护多种珍稀动物,如云南的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包括亚洲象、孟加拉虎等20余种动物。

那么,为何说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物的最有效措施呢?原因在于:我国已《野生动物保》,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落实这一法律的重要措施,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严禁非法捕猎;在自然保护区内,不仅禁止捕猎,还严禁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让它们得以在那里繁衍生息;自然保护区还为野生动物研究提供了重要基地,如卧龙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保护大熊猫的中心,也是科学家们研究大熊猫的基地。在那里,中外科学家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为野生动物的保育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