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圆通快递都转让


圆通速递于3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关于其股东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计划进行大宗交易减持股份的计划。

杭州灏月,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企业,计划在接下来的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圆通速递不超过6893.51万股,拟转让比例不超过总股本的2%。这一决策源于股东自身的发展战略考虑和资金筹划。

观察人士纷纷猜测,阿里巴巴为何此时选择减持圆通股份。为何是圆通,而非通达系的其他公司?在非核心业务领域,似乎正经历一场变革,下一目标会是谁呢?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阿里首次减持圆通股份,套现近10。回顾阿里与圆通的合作历程,可以追溯到2005年。圆通是国内首家与淘宝签约合作的快递公司,凭借电商发展的红利实现了飞速发展。

在2015年,阿里首次战略入股圆通,之后更是通过多次增持巩固了其在圆通的股权地位。随着阿里巴巴变革的推进,其重心开始转向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或被出售,或加速盈利。

此次杭州灏月的减持操作,实际上只是阿里内部股权的微调,但已释放出圆通可能被减持的信号。果然,今年3月,阿里首次公开减持圆通股份。

关于为何减持圆通,阿里方面表示主要是为了回笼现金流,将经营重心放在菜鸟身上。近期,菜鸟集团在业务调整中,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淘系电商和跨境出海等方面。菜鸟季度经调整EBITA的下滑表明,其急需输血。

在通达系快递中,圆通的表现引人注目。尽管圆通的业绩良好,但阿里选择减持并非无的放矢。考虑到中通快递的行业地位和阿里对其的控制意愿,以及申通快递与菜鸟的紧作和战略转型,圆通的减持似乎是在深思熟虑后的决策。

与此阿里巴巴在其他非核心业务上的动作不断,如银泰百货和高鑫零售的出售,显示出其正在轻装上阵,更多地聚焦于核心业务和AI领域的发展。随着菜鸟的发展,阿里可能会继续减持圆通股份。

天翼智库的数据显示,人工智能领域在阿里的投资金额占比正在快速上升。最新的业绩电话会议上更是表示将投入3800亿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总体来看,阿里巴巴的“断舍离”策略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聚焦于核心业务和未来发展。圆通的减持是这一策略的一部分,而阿里未来在快递领域的动作仍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