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海没有螃蟹
每一个热爱海鲜的孩子,心中是否都有一个沿海城市的梦想,想象着在海风中品味新鲜打捞的本地海鲜,欣赏海边落日的美丽景色。
远离海洋的新疆似乎与“海鲜产地”四个字无缘。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模式的创新,新疆也开始品尝到了海鲜的美味。
三文鱼、南美白对虾、高白鲑、螃蟹等丰富多样的海鲜,如今在新疆也可以轻松品尝到。那么,没有海洋的新疆是如何产出这些海鲜的呢?答案就在于“海鲜陆养”模式。
顾名思义,“海鲜陆养”就是在陆地模拟海洋生态环境,进行海产品的人工养殖。根据各种鱼虾的生活习性和当地水土条件,新疆的养殖户们因地制宜,创新出多种养殖方式。
新疆的盐碱地水质与海水十分相似,这为一些海鱼的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调整水质咸度、碱度、益生菌数量等条件,养殖专家们成功搭建出适合繁育罗非鱼、石斑鱼、龙虾等人造海水池。
在伊犁哈萨克州尼勒克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阿图什市等地,由于天山山脉的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冷水资源,为这里提供了水质优良、溶氧丰富的环境,非常适合养殖冷水鱼,如三文鱼、罗非鱼、斑节虾等。
赛里木湖的美景闻名遐迩,但在这里,还有品质卓越的高白鲑。清澈纯净且富含矿物质的雪水为这些冷水鱼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阿勒泰地区的湖泊则因其雪水水温低、水质好而成为螃蟹生长的绝佳之地。这里的螃蟹个头大、肉质鲜美,吸引了众多食客。
在喀什地区盖麦提县,还有澳洲淡水龙虾的繁育基地。这些龙虾经过适应淡水条件后,已经实现人工繁殖种苗,成为了当地的海鲜新宠。除了澳洲淡水龙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海虾也在新疆成功实现了淡水养殖。
如今的新疆,不仅有肥美的羊肉,还有新鲜的海鲜。这一“鲜”字招牌,无疑让新疆的美食地位更加稳固。监审:司元勋 马艺培 ©新疆是个好地方。